11月15日,金华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全国发酵肉制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筹备情况新闻发布会。金华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杨寿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姜能,市经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赛锋,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总农艺师陈加伟介绍全国发酵肉制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筹备情况,并答记者问。
发布会上,金华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杨寿根介绍全国发酵肉制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筹备有关情况。
随着消费结构持续升级,人民群众对食物消费的需求日益多元化,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转变,发酵肉制品因其丰富的营养、独特的风味,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欢迎,市场前景广阔。在此背景下,由金华市人民政府和中国肉类协会共同主办的首届全国发酵肉制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将于11月16日在金华举办。
一
大会背景
火腿是最具代表性的发酵肉制品。金华火腿以色、香、味、形“四绝”驰名中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是当之无愧的“金名片”。近年来,金华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金华两头乌和金华火腿两大产业振兴行动,并以此推动整个发酵肉制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去年以来,金华全面实施发酵肉制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使火腿企业在全程控温控湿的生产环节中,实现全年可持续化生产,同时填补了发酵肉制品区域审查标准的空白,为生产即食发酵火腿、发酵香肠和发酵肉块等高附加值产品创造了有利条件。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火腿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火腿产量达350.1万条,产值17.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17.2%。目前我市即食发酵火腿产品已占据国内市场较大份额。由于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深厚的产业基础,我市成功争取到“全国发酵肉制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落地,为产业发展创造有利契机。
二
总体安排
本次发展大会的主题是“守正创新 合作共赢”,以“1+3”形式召开。
“1”就是1场大会,于11月16日下午在金华市文化中心正式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上级市场监管部门、中国肉类协会、金华市有关领导,肉制品企业、专家、新闻媒体代表等。会议议程包括产业发展情况介绍、技术成果发布、交流发言、合作协议签署等。
“3”就是3项配套活动,分别是金华火腿开腌仪式、金华火腿宴和金华火腿产业对接洽谈。这3项活动将于11月16日上午在金华人民广场依次举行。在火腿开腌仪式上,将由非遗传承人现场腌制火腿,并举行金华火腿学院首批新生拜师仪式,同时启动金华火腿LOGO征集活动。金华火腿宴将推出12个具有代表性的火腿特色菜肴,邀请市民代表品尝,火腿冰淇淋、火腿饼干、即食火腿丝等衍生产品,也会一一亮相。在金华火腿产业对接洽谈活动中,近60家企业将与意向客户现场对接。
三
大会特点
本次大会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参会范围广。参会企业涵盖了发酵肉制品产业链全链,有大型肉制品企业、火腿企业以及上下游供销商等代表。地域上,有金华本地和云南、贵州等地的国内大型企业,还有来自西班牙、意大利的国外火腿企业。此外,大会还邀请了发酵肉制品领域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文化人士,共商共建、共同促进发酵肉制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合作氛围浓。大会聚焦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组织各方代表研讨发酵肉制品工艺技术、火腿品牌建设,现场展示新型的发酵肉制品生产技术和设备,共同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品牌价值提升。期待通过对接洽谈,加强交流合作,为金华引进更多企业和项目,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三是文化蕴味足。本次大会不仅是一次产业盛会,也是一次文化交流。举办火腿开腌仪式和火腿宴,旨在讲好金华火腿故事,让大家全面了解火腿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烹饪方法和营养价值。征集金华火腿LOGO,打造金华火腿新IP,也是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赋予金华火腿新内涵的现实需要。除新闻媒体外,还邀请了抖音、微博、小红书等网红达人参加活动,全方位传播推介金华火腿文化。
目前,发展大会和配套活动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届时广大市民可前往金华人民广场现场观摩与品鉴。在此,诚挚邀请媒体朋友、社会各界朋友来金华领略秀美山水,品尝美味火腿,体验金华独特的文化魅力。
发布会上
发布人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
问:浙江高度重视历史经典产业发展,对高水平传承、高质量发展金华火腿历史经典产业,金华接下来有什么举措?
金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姜能:
接下来,金华将坚持文化传承与产业提升并重,强化质量品牌、科技创新赋能,持续为金华火腿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是坚持守正创新,适应消费新动向。在深入研究和传承传统火腿工艺的基础上,重点构建以高端发酵肉制品(即食火腿)为引领的新产品体系,推动可作为主食的低盐半发酵火腿发展,创新开发更多火腿新品。
二是打造公用品牌,塑造竞争新优势。聚焦保质量、保风味、保品牌,统一规范标注,着力打造“金华火腿”公用品牌。在商标使用上,倡导动员金华火腿企业积极使用“金华火腿”公用品牌,产品宣传资料、包装标志、媒体语言采用统一的商标文字和图像,切实提升品牌宣传效果。通过举办各类特色活动,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是整合全产业链,打造产业新集群。依托金华火腿各老字号品牌优势,采取并购重组、参股控股、战略合作等方式,积极引导现有火腿加工企业相互抱团、优势互补、有机整合,推进产业重组、业务整合和价值重构。鼓励企业加大对原材料供应链的投入,着力培育一批集生猪养殖、屠宰肉联、火腿加工为一体的龙头领军企业。
四是做好“金华火腿+”的文章,赋予产业新内涵。推动“金华火腿+科技”,通过打造金华火腿虚拟体验馆、开发网络游戏等方式,推进历史经典产业数字化立体式呈现。推动“金华火腿+艺术”,结合国潮、宋韵等艺术风潮,加强与婺剧等本地文化融合,不断提升火腿衍生品研究开发能力,创作一批以火腿产业为题材的影视、文学力作。推动“金华火腿+IP”,联合横店、金华山等知名旅游景区,通过IP 注入、创意融合,推出历史性、知识性、艺术性、时尚性等相融合的文创产品。推动“历史经典+生活”,将火腿经典元素融入公园、街道景观等生活场景,加强人们对金华火腿独特文化的认同。
问:金华火腿蜚声中外,是金华市发酵肉制品的重要产业代表,金华市在鼓励火腿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有哪些鼓励性政策?
金华市经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王赛锋:
我市是全国三大火腿知名产地之一,金华火腿更是金华正在积极打造的历史经典产业之一。金华在工业政策、火腿专项政策上,都对火腿产业给予鼓励和扶持:
一是今年2月份印发的《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政策意见》对火腿产业在企业智能化改造、“两化”融合、绿色低碳发展、企业做大做强、企业“小升规”、技术创新、标准制定、品牌竞争力提升等方面都给予了全方位立体化支持。
二是在上述通用政策的基础上,我市还在今年4月份印发了《关于支持金华猪(金华两头乌)和金华火腿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对火腿行业的知识产权赋能、品牌建设、新产品研发推广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支持力度,并将技术改造中的条件,从通用政策的300万元门槛,降低到了50万元。同时,对火腿企业的亩均效益评价全部予以提档管理,旨在进一步提升行业企业的竞争力。
下一步,市经信局将努力把握政策优势,持续引导火腿生产企业重视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推动企业巩固提升发展优势。加快金华火腿传统特色的现代化工艺及装备的研究应用,支持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提升现代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火腿产业的附加值和行业影响力。
问:金华两头乌和金华火腿两大产业历史上密不可分,作为金华火腿的原材料,金华市如何建立安全稳定的腿源供应体系,保障优质、安全腿源猪的稳定供给?
金华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总农艺师 陈加伟:
金华两头乌和金华火腿产业关联性很强,可以说金华两头乌是“一头成就世界名火腿的猪”,金华火腿是“一条成就世界名猪的火腿”,历史上两大产业联系紧密,相互成就。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全力做好金华两头乌“土特产”大文章,强化两头乌火腿腿源保障,主要做法有:
一是加强良种繁育推广。围绕优质种质资源挖掘利用、猪肉品质分析及产品开发等方面加强基础研究,找准金华两头乌生长繁育规律,加快破解繁育技术瓶颈。加快金华两头乌品种选育改良和推广应用,加强金华两头乌二元、三元猪后腿作为金华火腿原材料使用,适应传统中式火腿、高端发酵肉制品(即食火腿)、低盐半发酵火腿等金华火腿产品体系需求。
二是推进产能提升。今年前三季度,金华两头乌能繁母猪存栏7569头,商品猪累计出栏6万头,同比分别增长21%、23.24%。继续推进华泓猪业金华两头乌保种场、金磐两头乌繁育中心、东阳市金华两头乌集聚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投产后将新增金华两头乌产能7.8万头。推动规模猪场改养金华两头乌,稳步扩大产能,到2025年金华两头乌饲养量达12万头以上,2027年金华两头乌饲养量达到20万头以上,提高腿源供应量。
三是保障产品品质。全面普及金华两头乌专用低蛋白日粮、环控、除臭技术等应用,将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植入金华两头乌养殖各个环节,提高标准化智能养殖水平。加强疫病防控能力建设,提升养猪场(户)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加强养殖、屠宰、流通等环节监管,严格落实病害动物及产品无害化处理制度。推行绿色健康养殖,围绕“特色、优质、绿色、安全”要求,全面推广《金华两头乌猪绿色养殖技术规程》,在金华两头乌规模养殖场深化“兽用抗菌药减量化”和“饲料环保化”行动,确保腿源品质。
推荐阅读
● 金明年起实施 事关金华长期护理保险
原标题:《明天 首届全国发酵肉制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将在金华举行》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