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一位高中朋友去美国度过夏令营了,然后好像周围的童鞋们心中都燃烧起了一个美国梦。《中国合伙人》里有一幕,成东青问他的学生们:你们为什么要学英语呀?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去美国啊!大家去美国的理由都千奇百怪。有为了女朋友的、有为了追梦的、我想我们都有一个美国梦吧!
我为什么想去美国呢? 在追完了美剧绯闻女孩后,我特别想去曼哈顿看看,看看S走过的街道,N的观察家,C的帝国大厦,B的设计工作室,D的布鲁克林。但是我同样忘了美国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孟晓骏因为GRE试题的事去美国找波诺先生时所受的种种不尊重使我突然明白了中国申奥成功和姚明进NBA打球的意义,那些事儿都是给咱中国长脸的。成东青说的没错,波诺先生只还会用旧眼光看中国人,可是中国人已经改变了,所以新梦想要在美国上市了。
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好片。虽然我是90后,没有生活在那个背景下的年代, 却真切感受到了那个年代下的奋斗故事。这不仅是成东青、王阳、 孟晓骏的奋斗历程,而是一群为了中国崛起而去美国学习的中国合伙人的故事。在观影过程中我眼泪掉下来很多次,孟晓骏在机场上搂着女朋友脸上滑落的隐忍的眼泪,孟晓骏的实验室工作被前同学抢掉之后的颓丧和打击,连良琴也说道:真的不懂,我们来美国干什么来了?在王阳的婚礼上,三兄弟大打出手,孟晓骏说要退股,王阳也走了,只剩成东青歇斯底里的哭泣,不禁怀疑:究竟是我们改变了这个世界还是这个世界改变了我们!
孟晓骏是一个自我的人,他的字典和书籍里都盖着”孟晓骏之书 从不外借‘’的印子。他为自己自豪和骄傲,他要完成他父亲和祖父都未完成的事业:留在美国,不回来了。可是他最终没有做到,在美国过得loser时,无奈之下他只好选择回国。他回国之后却没想到成东青有出息了,我还记得那本书里夹着的纸条:有一天 你会成为让我妒忌的人。误会的成东青做到了,孟晓骏傻了,他的自尊心已经被摧毁到得了"演讲恐惧症”‘了,于是,只好开展一对一的签证练习,这也许最适合他吧。
成东青是个自卑的人,考了两次都没考上大学,最后在母亲的全村负债下才终于考上了燕京大学。我想他的压力比谁都大吧。所以他要和优秀的人做朋友—孟晓骏、王阳。记得这一幕,签证官问成东青:Who is your idol?成东青回答:Meng xiaojun。对,没错。孟晓骏就是他的偶像。所以他在群殴的情况下挡住了孟晓骏和王阳的拳头 ,然后成为了他们的朋友。所以他在孟晓骏演讲恐惧症时说他是在倒时差,并且不相信他是个失败者。所以他在拿到孟晓骏送的书,看到了里面的纸条后,会发奋图强,孟晓骏的那句话太激励人心了,尽管是误会的。成东青的爱情也是卑微的,在追苏梅时,和苏梅分手时,重见苏梅时,他都是卑微的,无法形容。是的,有这样一种女生,你没开口她已经拒绝了你。
王阳是个自在的人,在大学泡了个美国妞,干了件当时在中国都还算犯法的事,在课堂上公然反对老师那样讲述美国,在成东青快被开除教师职务时淡定的说:那你就先辞职了呗。看,多自在一人。可我觉得他还是有自己想法的。在美国妞走后,他撕毁了自己出版不了的诗,剪了自己留长的头发,哭了。在后来的KTV中,他问成东青: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会怎么办?在成东青回答不了之后,他说:你也要欺骗回生活。是啊,We are too young too native。在成东青与孟晓骏争论新梦想上不上市的问题时,他默默地递上了自己的结婚喜帖。在婚礼上他说了三句话:千万别跟丈母娘打麻将,千万别跟想法比你多的女人上床,千万别跟最好的朋友合伙开公司。我觉得他最懂生活,最会做人。(这点可从打乒乓球中看出)
好吧,说回美国梦。他们三个后来自驾去了纽约,孟晓骏带成东青和王阳去自己曾当过waiter的西餐厅吃饭,说了许多连我都始料未及的事,我才知道,他要新梦想在美国上市从来不是为了自己,也不是为了成功,他要的是尊重!他们做到了,Mr 波诺对他们另眼相看了,新梦想在美国上市了。大结局之际,分享一句话: 如果额头终将刻上皱纹,你只能做到,不让皱纹刻在你心上。送给所有有梦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