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兰英
汤兰芝的7个情人都是县里公职人员,他们为什么知法犯法包庇汤兰英呢?欲知详情,且容我从头说起:
汤兰英高小毕业后进入了社会,由于当时人们普遍文化水平低,她还算是文化人。
在她22岁时,当时如东县人民银行为了发展储蓄业务,在马塘镇设立了信用社,汤兰英在众人羡慕眼光下当上了信用社的会计。
到后来,由于人们手中没有多少闲钱,信用社的业务量不大,上级银行为了缩减开支,信用社就由汤兰英一身兼数职,她既是会计记账又是出纳,如此一来,信用社就由汤兰英一人掌控。
汤兰英脑瓜活络,心想这和我家的钱有什么区别呢?
她动起了歪脑筋,刚开始试探着挪用信用社的钱,今天50,明天100……
一年后,发现上级银行也不查账,她的胆子变得越来越大,贪污的数目也越来越大,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汤兰英贪污也符合这一规律。
不知大家发现了没?贪污犯都有各自的特点,比如有的贪污犯,贪得钱再多也不敢花,而是藏在家里过眼瘾。
有的是用来借贷或者投资赚取收益,还有的是把钱花在了女人身上,当然,这指的是男贪污犯。
汤兰英贪来的钱到哪里了?
就在案发后,公安人员封了她的家,找了半天没有找到一分钱,只发现信用社账面上趴着乡亲们存的9000元。
事后查明,这仅有9000元还是汤兰英从别的银行借来的。
原来汤兰英贪污信用社的钱越来越多,窟窿越捅越大,她就拆东墙补西墙,用借其他银行的钱支付乡亲们到期的存款,这就好比击鼓传花一样,早晚有到头的那一天。
网络配图
汤兰英就是用这种拙劣的办法,拖一天是一天,她心中明白总有一天会露馅。
一边是老百姓眼巴巴等着支钱,一边是汤兰英家图四壁,谁能相信汤兰英所有的家产只有两间简陋的房屋。
让检查人员万分惊异的是,4万块钱在那时可不是小数,汤兰英贪污的钱到底去哪了?
经过深入调查和汤兰英的交代,四万五千都被她挥霍一空。
按汤兰英的话来说,就是用一部分钱养了7个情人,用一部分钱用来招待县里有关领导,一部分用在自己的吃和穿……
先说说汤兰英养七个情人这事儿,她的丈夫是一名退伍军人,转业分配到其他地方工作,丈夫长得又矮又黑,汤兰芝英很嫌弃,夫妻感情淡薄。
丈夫常年在外,这给汤兰英找情人创造了条件。
汤兰英长得很漂亮,在县里号称一枝花,由于贪污来钱容易,所以她很大方,花钱不迷眼,比如她穿的衣服每天不重样,都是从上海品牌商店购买的,有意思的是,别人家没有自行车,她一人买了两辆,要知道当时的上海凤凰自行车相当于现在一辆奔驰汽车。
他的7个情人都是由于工作上的接触发展而来的。可以说是她用金钱和色相把7个男人搞到手的,这7个情人中,赵某是他上级主管银行的副主任。
汤兰英用色相和金钱构筑一道防火墙,然后用金钱腐蚀县里的有关领导作为保护伞,她以为这样就没人查她账了。
汤兰英出手大方在县里有名,有关领导把她家当成了招待所常住常往,当地有句顺口溜是这样说的:吃饱喝足睡一觉,临走倒贴给小费,汤兰英被人笑称女相公。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终于明白10年来汤兰英安然无恙的原因了。
那就是他的情人和保护伞起了作用,他的情人和某些领导,才不愿意把供他们吃喝玩乐的人送进监狱。当事人都知道汤兰英的钱来路不明,但个个装聋作哑。
汤兰英
稍有头脑的人就能明白,别人家吃糠咽菜,汤兰英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她家天天炖鱼炖肉,新鲜的鱼虾成筐地往家里运,这些钱从何而来?
据说在过去,她一天的生活费是23元,当时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20元,多么样的巨差,吃她喝她的某些领导,难道都是傻子吗?
十年间也不是没人反映过这个问题,上级银行确实查过一次账,当时查出账面亏空3000块钱。
这时那个赵某,也就是银行里办公室副主任,急忙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汤兰英,然后出主意让她以去上海以治病为名躲了出去,随后赵某补上了这3000块钱,把账抹平了,银行也没追究汤兰英的责任。
事后汤兰英为了感谢,给了赵某8000块钱。
有句话叫做纸终究包不住火,汤兰英编织的关系网再密,终有被捅破的那一天。
令人想不到的是,把汤兰英送进监狱的,正是她七个情人之中的范某。
原来范某为争风吃醋,向上级银行举报了汤兰英,如东县银行工作人员开始审查马塘信用社的账目。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10年间马塘信用社共亏空了四万五千元,这相当于如今的百万之巨,消息很快震惊了银行系统。
汤兰英慌了,她急忙给赵主任打电话,却始终打不通,一打听,原来赵主任已经被公安干警带走了。
汤兰英知道这下彻底完了,走投无路之下去公安自首,承认已经把贪污的钱挥霍一空了。据说他丈夫想补上亏空救妻子一命,向妻子的七个情人借钱却无人肯借。
很快汤兰英被关押进了监狱,由于证据确凿,1977年7月24日,汤兰英在如东县中学的操场上接受法院公审,当场人山人海,有替汤兰英叫屈的,有替她不值得,说她眼瞎找了七个白眼狼。
刑场上的汤兰英
其实这七个情人日子也不好过,被汤兰英牵连,罢官的罢官,处罚的处罚,那个姓赵的主任,因包庇罪犯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
地方法院最终审理认定汤兰英贪污数额巨大,一审被判处死刑,汤不服提出上诉,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随着一声枪响,结束了汤兰英罪恶的一生。
人死了,留下的问题却令人深思,最后一句话,你觉得汤兰英死得冤不冤?欢迎大家评论区里留言。
文/秉烛读春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