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报
编辑
书首叙炀帝荒淫无道,隋失天下,唐高祖建元。殆为引子。本传叙荆州武行之妾张氏,梦玉面狐而有孕,生一女,名媚娘。行之无子,过继堂侄之子申郎,学名三思。邻有无赖二人,一名张玉,一名江采。张娶妻玉妹,本苏州一船妓,玉妹与江采通,张玉不问,三人反常一起淫戏。时武媚娘已一十三岁,人聪慧,貌尤艳丽,张玉、江采见而思得之。媚娘性轻佻,先通侄三思,复与小官张六郎私。张玉知,设计使玉妹诱张六郎成奸,复诱媚娘至家与六郎私,张玉亦乘机奸媚娘。
时值清明,武行之一家外出扫墓,唯媚娘在家,张玉、江采勾结,将媚娘骗*,挟至一小船上轮*。武行之归,遍寻媚娘不能得。张玉、江采挟媚娘奔,玉妹则接六郎入家寻欢。情浓时偶向六郎漏出媚娘消息。六郎遂密报行之,行之着人暗中访查。
有白公子,性好龙阳,见三思美,阴结之。白有妾李宜儿,亦慕三思,因与私合。值张玉、江采金尽,至白家行窃。时三思与宜儿幽合,而白突归,宜儿遂将三思藏入一大箱中,恰为张、江二人当作贵重物品窃出,抬至玉妹处,复又外出。玉妹启箱,三思得出,趁机奸玉妹。玉妹惧张玉为盗累及自己,且羡三思英俊,从之,三思将其置诸尼庵中。后张玉、江采事败,媚娘方得归。媚娘归来,素性不改,又偷与三思合。白公子偶入尼庵,又得通玉妹。
再说有举人狄仁杰,入京赴试,途次宿于一旅店。夜中,有美妇入室相就,仁杰拒之,全其名节,感动上苍。而其时,武媚娘已应选入宫,太宗甚宠之,立为才人。有李淳风奏禀太宗,将有武姓为乱,又言本科状元为狄仁杰。太宗始未信。值太宗有疾,太子入侍,见武才人美,迷之,与武氏私。至发榜之期,狄仁杰果中状元,太宗方信李淳风之言,虑及江山,遂出武氏人感业寺为尼。不久,太宗崩,太子继位,是为高宗。
媚娘于感业寺,通王才。一日,高宗行幸感业寺,王才恰在寺中,只得削发做了和尚,法名怀义。高宗迎武才人回宫,封昭仪,寻又废皇后,立昭仪为后。时白公子为色身亡,狄仁杰恰至其处,发现寺内藏污纳垢,遂毁寺除歼。武媚娘得立为后,遂迎父母及三思至京,各有封赠;又诈称张六郎为中表亲,令人京面圣。玉妹亦流浪至京,复归三思。
武后于高宗面前,百般献媚,高宗耽于色,弄得二目枯眩,不能标本,百官奏章,全由武后裁决。高宗崩,武后出太子为庐陵王,自称则天,日与三思、六郎、张易之、怀义和尚等淫乱。
三思奉武后之命,押中宗赴房州,途经一驿,夜遇一女,名素娥。三思为素娥所迷,遂任由中宗独往房州,己携素娥回京。武后之欲日炽,六郎等皆不能遂其意,牛晋卿为荐薛散曹。武后得敖曹,意甚畅,宠之,封如意君。
武三思奉武后命往见庐陵王,闻韦后美,思与通,因先通韦后宫娥云从,复得通韦后。后三思将玉妹赠张六郎,复娶谆于氏。
狄仁杰中风避世,武后年事也高,薛散曹趁机奏请迎回庐陵王。而后,敖曹遂别馆埋名。中宗继位后杀张六郎、张易之。三思因与韦后有私,得免。然韦后与三思事终为太子知,因令李多祚杀三思。中宗又杀太子、多祚。韦后又杀中宗。李隆基杀韦后。 [3]
播报
编辑
第一回 唐太宗大放花灯 武则天临风露秀
第二回 花里针计赚多娇 张六郎情输双美
第三回 昌宗幸入合欢宫 媚娘巧弄鸳鸯伴
第四回 武行之清明祭扫 刺毛虫诡计揉花
第五回 武媚娘酒饵迷情 暴花庄罗帏野战
第六回 玉妹魂消忘秘密 龙阳斗健胜醍醐
第七回 白公子契结三思 李宜儿藏春一笑
第八回 周玉妹寄迹空门 武媚娘重归庭院
第九回 三思兰室旧风流 玉妹禅林诉寂寞
第十回 白公子尼庵私会 李宜儿月下佳期
第十一回 狄仁杰为德拒色 武媚娘选侍入宫
第十二回 李淳风魂游天府 武则天被斥为尼
第十三回 高宗驾幸感业寺 王才削发混为僧
第十四回 白公子为色亡身 狄仁杰除奸毁寺
第十五回 宜儿误失黄金钏 三思重会九龙钩
第十六回 唐高宗溺情废后 褚遂良直谏输忠
第十七回 六郎醋打王和尚 孝逸大破李国公
第十八回 武则天上苑观花 庐陵王房州促驾
第十九回 牛晋卿力荐雄豪 薛敖曹初沾雨露
第二十回 狄梁公望云思亲 武三思计偷韦后
第二十一回 武三思全交赠 妾淳于氏错认情郎 [4]
播报
编辑
刘廷玑《在园杂志》卷二云:“壬辰(康熙五十一年,1712)冬,大雪。友人数辈,围炉小酌。客有惠以《说铃丛书》者,予日:此即古之所谓小说也。”在他们的谈论中,已将《快史》列为“近日小说”。同时此书不避明末诸帝讳,而避康熙讳,可证康熙年间已成书无疑。 [2]
播报
编辑
由于作者意在借唐代这一段历史,写武则天淫滥的性生活,所以全书的情节都是为作者渲染情欲而构设的。所写的几个人物除了为情欲而情欲外,别无所为,当然也就没有什么个性。所以,这部书实在是一部思想平庸、艺术粗糙的庸滥之作。 [5]
播报
编辑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康熙聚古堂藏板本,藏日本京都大学图书馆陶庵文库;清啸花轩藏板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醉月轩刊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影印啸花轩藏板本,1993年长江文艺出版社“明清艳情小说丛书”排印本,1994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印聚古堂藏板本。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