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为宣传新片“口无遮拦”
近日,导演王晶在宣传新电影《怒火12小时》时,为凸显影片“绑架题材”的真实性,竟主动提及刘嘉玲1990年遭绑架的往事,称“当年刘嘉玲被绑架后,回来还亲自演了被绑架的戏”。此言论迅速引发舆论哗然,被批评“吃人血馒头”“消费他人创伤”。

从“抖机灵”到“全网抨击”
王晶原话争议:在访谈中,王晶将刘嘉玲的亲身经历与电影情节捆绑,暗示其“亲身示范”被绑架后的心理变化,被网友指责“用他人苦难当噱头”。

舆论爆发:网友怒斥其“揭伤疤无底线”,并翻出刘嘉玲当年《半生缘》剧照(角色遭绑架),痛批王晶“蹭热度不择手段”。

同行沉默:港台艺人对此事集体噤声,侧面反映圈内对此类敏感事件的避讳态度。
刘嘉玲未回应:截至发稿,刘嘉玲未公开表态,但其粉丝后援会发声:“伤痛不应成为娱乐谈资”。
事件背景:1990年的惊魂三小时
1990年4月的一个深夜,刘嘉玲赴曾志伟家打麻将途中遭人劫持,神秘失踪近3小时。事后她自称遭遇抢劫,但当时香港黑帮势力渗透娱乐圈,坊间传言她因拒绝为黑帮拍片遭报复。此案因涉及敏感势力,警方未深入追查,刘嘉玲亦因受威胁选择隐忍。
事件升级:2002年《东周刊》的“致命一击”
2002年,《东周刊》突然刊登刘嘉玲遭绑架时受辱的“近照”,标题耸动,全城哗然。此举彻底激怒香港艺人:

抗议行动:刘德华、张国荣、成龙等500余名艺人发起“天地不容”游行,声讨无良媒体。

刘嘉玲现身:她含泪控诉:“我今天来这里,想对爱护我的人、支持我的人、伤害过我的人,说同一句话——我比我想象中更坚强。”

杂志停刊:《东周刊》被迫停刊,主编辞职,但伤害已无法抹去。
真相袒露:2013年的自我救赎
2013年,刘嘉玲在访谈节目《志云饭局》中首次详述细节:

被劫经过:车辆被拦截,遭多人绑架,财物被抢,但未受侵犯。
沉默缘由:因对方威胁“公开裸照”,她恐惧“无法做人”,选择隐忍。
心理重建:12年间靠家人、朋友支持走出阴影,最终决定“不再逃避”。

事件影响:从个人创伤到社会觉醒
个人成长:刘嘉玲从受害者蜕变为“抗争者”,成为娱乐圈反暴力、反侵犯的符号。
行业震动:此案推动香港艺人团结,加速娱乐圈与黑势力的切割,促使媒体反思伦理底线。
社会意义:刘嘉玲的公开,鼓励了更多受害者打破沉默,推动公众对隐私保护、媒体责任的关注。
结语:
王晶的失言,像一面照妖镜——照出娱乐圈的浮躁,照出对人性尊严的漠视。当“热搜”与“流量”成为唯一追求,我们是否正在失去对苦难的共情能力?刘嘉玲的伤疤不应成为任何人的踏板,而有些“底线”,永远不能逾越。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