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血战成痴,却好囤积耕具,动辄杖打悍将与降臣“屁股”的君王

俗话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咱们中国人向来重视家人之间的团结互助,尤其面对困难时更是如此。自古以来,兄弟情谊在中华文化中就占据着特殊地位。无论是抵御外敌还是共克难关,亲兄弟之间的默契配合往往能发挥出最大作用。这种血脉相连的紧密关系,使得兄弟在关键时刻总能成为彼此最可靠的依靠。从古至今,人们都把兄弟情谊视为最重要的家庭纽带之一,认为手足之情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坚强后盾。

历史上的皇室和贵族家族,往往将血缘亲属视为重要的支持力量。然而,在争夺王位和权力的过程中,兄弟反目、互相残杀的悲剧也屡见不鲜。尽管如此,纵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兄弟之间的合作与支持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以周朝为例,如果没有周公旦的鼎力相助,周武王姬发恐怕难以奠定延续八百年的周朝基业。这种兄弟协作的历史案例,充分展现了家族成员在王朝兴衰中的重要作用。

如果刘邦的大哥刘伯没有用刮锅底的动作嘲笑他游手好闲,或许刘邦也不会忍辱负重,厚着脸皮去争夺天下,最终在功成名就时封大哥的儿子刘信为“刮羹侯”,以此回应当年的羞辱。

再来看汉景帝刘启,当时他面临叔伯堂兄弟的七路大军叛乱,形势相当危急。要不是他的亲弟弟梁王刘武误信了所谓的”万年传国受位”的鬼话,站到了他这边,汉朝的江山可能就要步西晋八王之乱的后尘,彻底完蛋了。这件事充分说明,在关键时刻,兄弟情谊往往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刘武的选择不仅救了刘启,也保住了汉室宗庙,避免了更严重的政治动荡。

再来看汉光武帝刘秀的例子,他之所以能成就大业,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哥哥刘縯的鼎力相助。刘縯不仅为他打下了最初的根基,还以自身为盾,替他抵挡了所有外来的威胁。正是有了这样的保护,刘秀才能避开纷争,安心在河北发展,最终夺取天下。没有刘縯的牺牲和努力,刘秀的成功之路恐怕会艰难得多。

历史上许多兄弟组合都展现了团结的力量,但最终只有少数人能够共同取得成功。比如司马师和司马昭,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这些兄弟虽然齐心协力,但最终只有一人能够登顶。相比之下,北宋的赵匡胤和赵光义,以及金朝的完颜阿骨打和吴乞买,这两对兄弟不仅团结一致,还都达到了帝位,这在历史上实属罕见。

宋朝的赵氏兄弟之间关于皇位继承的“兄终弟及”、“金匮之盟”以及“烛光斧影”等故事,让后人感慨万千,摇头叹息。相比之下,金国的完颜氏兄弟同样先后登基称帝,尤其是完颜阿骨打,他的英雄气概甚至超越了威名远扬的宋太祖赵匡胤。然而,由于他出身于非汉族的异族,他的事迹并未被广泛传颂,鲜为人知。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这位大金帝国的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

金朝的创始者完颜阿骨打,汉名完颜旻,在家中排行老二。在辽国皇帝耶律洪基统治期间,辽国的天文学家孔致和私下里曾预言:“东边多次出现五彩云霞,这意味着那里将出现一位非凡人物,成就一番大事业。这是天象所示,不是人力所能左右的。”

在辽道宗咸雍四年,阿骨打诞生了。他从小练就了一身过硬的箭术,辽国那些号称最厉害的勇士见了他,都忍不住赞叹:“这小子真是个奇才!”后来,阿骨打请来了同属女真族的纥石烈部活离罕一家,酒足饭饱后,大家一起散步到门外,爬上一座高山,朝南望去。阿骨打指着一个远处的目标,让大家试试射箭。结果,周围的人一个都没射中,阿骨打却一箭就把三百二十步开外的目标射得粉碎。大家目瞪口呆,都把他当成了神人!

金世祖完颜劾里钵在与其他部落作战时,阿骨打主动请求参战,但遭到父亲拒绝。年仅23岁的他不顾劝阻,毅然投入战斗,最终迫使敌方部落求和。没过多久,金世祖病情加重,恰逢辽国朝廷召阿骨打前往统军司任职。临终前,世祖对儿子说:”赶快去朝廷报到吧!要是你能在五月中旬前回来,咱们父子还能见上一面。”

阿骨打完成辽国统军司的任务后,赶在金世祖去世前夕回到了家。世祖见到儿子回来,非常高兴,紧握他的手,搂住他的肩膀,对众人说:“阿骨打说到做到,我的长子完颜乌雅束性格温和,只有这个儿子能为我们女真部族与契丹人做个了结!”世祖去世后,乌雅束虽然成了大首领,但女真部族的实际权力都掌握在阿骨打手中。

阿骨打依然为辽国效力,率领军队讨伐那些不服从的部落,屡战屡胜。当时东北地区遭遇饥荒,许多部落百姓沦为盗匪。部落中的权贵们主张严惩,认为凡是抢劫者都应处死。但阿骨打却反对这一做法,他说:“为了钱财就杀人,这不行!财富本来就是人们追求的东西。”他主张对抢劫者采取较轻的惩罚,只需让他们赔偿三倍于所抢财物的金额即可。

饥荒持续蔓延,百姓生活困苦,阿骨打面对部众宣布:“如今贫困之人无法生存,甚至被迫卖妻还债。骨肉亲情是人之常情,从今起,三地免除赋税,三年后再作打算。”这一决定让女真各部众感动落泪,纷纷叩拜。从此,远近部众更加心服口服,完全归顺于他。不久后,阿骨打的哥哥完颜乌雅束去世,他正式继任女真部众的都勃极烈大首领。

辽国使者阿息保前来质问阿骨打:“你们的首领乌雅束去世,为何不向朝廷报丧?”阿骨打冷冷回应:“丧事未了,难道还要治我的罪?”阿息保一时语塞。几天后,他竟想带走乌雅束的赗马,即拉棺椁的车马。阿骨打见状勃然大怒,当即要斩杀辽使,幸好乌雅束之子完颜宗雄极力劝阻,才避免了这场冲突。

辽国的命令好一阵子都没传到女真那边。那时候,辽道宗的孙子天祚帝耶律延禧正掌权。这位皇帝就喜欢打猎,整天喝酒玩乐,对国家大事根本不关心,各地送上来的报告他看都不看。过了很长时间,辽国才派人来,让阿骨打接任“节度使”这个职位。

辽国每年都会派使者前往女真部落,专门收购他们用于海上捕猎的珍贵猎鹰——海东青。然而,这些辽国使者态度傲慢,贪得无厌,不仅强征女真人的物品,还无休止地索取财物。无论是部落首领还是普通猎户,都对辽人的行为深感不满和痛苦。

乌雅束担任女真首领时,已经开始对辽国的压迫有所不满。等到阿骨打接手部落大权后,他更是下定决心要彻底推翻辽国统治。经过多次打探,阿骨打了解到辽国君主已经变得骄横放纵,国政荒废。于是,他召集了所有部落首领,宣布要正式讨伐辽国。随后,他派人驻守各个重要通道,修建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并强制要求部众大量制造武器和盔甲,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足了准备。

辽国那边很快就收到了风声,立马派了个叫捏哥的节度使过来查问:“你们这是要造反吗?又是整兵器,又是修防御工事,到底想对付谁?”阿骨打不慌不忙地回了一句:“我们女真住的地方山多路窄,搞点防御措施很正常,这有什么好问的?”捏哥被怼得哑口无言,可辽国皇帝听了这回答火冒三丈,接着又派了阿息保过来兴师问罪。

阿骨打轻蔑地说:“我们女真只是个小国,一直对大辽毕恭毕敬,从未失礼。可现在你们不但不施恩德,反而不断抓我们的青壮年,这样对待一个臣服的小国,哪还有大国的威严?如果你们愿意把那些逃到你们那儿的叛徒交还给我,我保证会加倍进贡。但要是你们只会用这些人来对付我,我怎么可能坐以待毙?”

辽国大臣阿息保听完这番直言不讳的言论,惊慌失措,立刻逃离现场。这件事让辽国上下对女真族产生了高度警惕。辽天祚帝迅速做出反应,命令统军使萧挞不野带领各路大军进驻宁江州,严密监视女真的一举一动。

阿骨打得知消息后,再次派遣使者前往辽国,名义上是要求交还叛逃者,实际上是为了探察对方的军力部署。使者回来后心有余悸,称辽军规模庞大,兵力多到无法计数。阿骨打却不以为然,冷笑道:“他们刚调动军队,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集结这么多人马?”随后,他派胡沙保前去核实。胡沙保回来后报告:“辽军已经集结了东南西北四院的统军司,加上宁江州的本州军马和渤海雇佣军,总兵力接近十万人。”

阿骨打听后大笑,说道:“果然和我说的一样!”他转向那些满脸恐慌的将领们,解释道:“辽人早就猜到我们会起兵,所以调集了各路军队来防着我们。我们必须抢先一步,否则就会陷入被动。”将领们虽然心里没底,但也只能跟着他冲锋陷阵。随后,阿骨打向女真部族的祖先神灵禀告了征讨辽国的计划,接着带领众将领走出营帐,举杯向东方,一同向天地神明祈祷。之后,他端坐在中军大帐中,与将领们举行酒宴,并严肃地颁布了三军的军令。

很快,女真与辽国之间爆发了冲突。阿骨打成功收编了两支原本为辽国效力的女真雇佣军,并俘虏了辽国达鲁古部的副统军使。面对阿骨打的威逼,达鲁古部起初犹豫不决,反问道:“我们听说你们女真已对辽国宣战,那我们该站哪一边?”阿骨打冷冷回应:“虽然我的兵力不多,但咱们毕竟是同族,又互为邻邦。你们最好识相点,坚定地跟我一起对抗辽国。如果你们怕辽国,那就自己看着办吧!”达鲁古部意识到,若不顺从,阿骨打第一个就会拿他们开刀,最终只能选择投降。

九月,阿骨打率军进攻宁江州,部将婆卢火因迟到被阿骨打责打,随后带伤指挥作战。当各路兵马集结完毕,女真部共有二千五百名士兵。阿骨打在众将士面前严厉斥责辽人,并向天地宣告:“我们世代效忠辽国,尽职尽责,平定两次叛乱,大败敌军,但辽国君主却对我们有功不赏,反而屡次派兵侵犯。那些有罪逃亡的女真人逃入辽国,我们多次请求遣返,却始终无果。今天,我要亲自向辽国问罪,天地为证!”

随后,阿骨打召集将领和各部首领,手持长枪,立下重誓:“所有人必须团结一心,奋勇作战。立下战功者,即便是奴隶也能重获自由,平民直接封官,已有官职者则升为大首领。若有投敌或临阵脱逃者,当场处决,家眷连坐,绝无宽恕!”大军抵达唐括带斡甲时,全军戒备森严,弓箭满弦,身披重甲。突然,天空中闪现一道火光,照亮了女真士兵的兵器,使其显得威风凛凛,仿佛天兵降临。辽军见状,未战先溃。阿骨打与众人视此为天降吉兆,立即下令加速进军,直击辽军。

进入辽国境内后,阿骨打立即派长子完颜宗干指挥士兵,迅速填平了辽军城外的防御壕沟。没过多久,渤海军队突然袭击了女真部队的左翼,导致部分士兵后撤。辽军见状,趁机向中军大帐发起猛攻。阿骨打见状大怒,冲出营帐高喊:“绝不能后退!”幸好宗干在一旁极力劝阻,才避免了与辽军正面冲突。

战斗过程中,辽国将领耶律谢十率军突袭,却不慎从马背上跌落。当辽军士兵赶来救援时,阿骨打亲自持弓,精准射杀前来支援的敌兵,箭无虚发。最终,耶律谢十也命丧于阿骨打箭下。这一连串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女真军队的士气,同时阿骨打还缴获了耶律谢十的战马。

宗干再次被辽军包围,形势危急。阿骨打毫不犹豫,立刻骑马冲去救援。他甚至脱掉了厚重的盔甲,轻装上阵。辽军的箭矢如雨点般射来,但阿骨打毫发无伤。身边的将士问他战斗何时能结束,他大声吼道:“杀光敌人再停!”这句话激发了所有人的斗志,士气瞬间高涨。大家不顾一切地冲锋,辽军顿时溃不成军,慌乱中互相踩踏,死伤惨重,几乎损失了七八成兵力。

没过多久,阿骨打的堂弟完颜撒改率领一支精锐部队抵达战场。看到堂兄阿骨打轻松击败了不可一世的辽军,撒改惊讶不已,立即召来自己的儿子完颜宗翰和完颜希尹,一同向阿骨打道贺。撒改趁机劝阿骨打立刻称帝,但阿骨打却冷笑着回应:“刚打赢一场仗就急着让我登基,未免显得太轻率了吧!”随后,阿骨打继续率军进攻宁江州,辽军节节败退,战场上充斥着他们的哀嚎声。

阿骨打再次召集了投降的渤海将领,指示他们伪装逃脱,返回自己的部落。他让这些将领向渤海民众传达:“女真和渤海原本同出一源,女真领袖阿骨打此次起兵是为了讨伐不义,绝不会牵连无辜。”随后,阿骨打将三百户编为一个“谋克”单位,十个“谋克”组成一个“猛安”军团。

辽军统帅萧纠里与副将萧挞不野集结十万步骑兵在鸭子河北岸布阵。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亲自率军迎战。深夜时分,阿骨打正在休息,突然感觉有人三次托起他的头部。惊醒后环顾四周却未见人影,他当即高呼:”这是上天在警示我!”随即下令全军整装待发,擂鼓点火,连夜进军。

黎明时分,阿骨打带领十几名精锐勇士突袭辽军,辽军迅速溃败。随后,女真部队渡河登陆,仅有三分之一的三千七百人成功冲入敌军阵地。此时,狂风大作,沙尘漫天,数十万辽军瞬间崩溃。女真军斩获大量战车、马匹、盔甲和珍宝,阿骨打将这些战利品全部分发给将士,并连续数日举行盛大庆功宴。

很久以前,辽国人就有这么个说法:“女真兵一旦过万,就没人能挡得住!”现在,阿骨打手下的军队刚好达到这个数。没过多久,女真名将斡鲁古就给了辽军一记重击,干掉了他们的节度使萧挞不野。紧接着,女真军拿下了宾州,兀惹雏鹘室部和铁骊部的首领都主动投降了。斡鲁古在咸州西边又打败了辽军,阵斩了辽军统帅实娄。完颜娄室也没闲着,成功攻占了咸州。

本月,完颜阿骨打的弟弟完颜吴乞买(即后来的金太宗)和堂弟完颜撒改等主要将领共同提议,希望在新年第一天推举阿骨打为帝。阿骨打起初坚决拒绝,但将领们坚持道:“辽军已被击溃,我们已取得重大胜利。若您不称帝,世人只会视您为草莽之徒。只有建立帝国,才能赢得民心!”面对众人的强烈请求,阿骨打最终回应:“我会考虑此事。”

在天祚帝耶律延禧的天庆五年正月初一,完颜阿骨打正式登基称帝。他对众臣说:“辽国以‘镔铁’为国号,象征其坚固。然而,镔铁虽坚,终会腐朽,唯有金子永不改变、永不损坏。而且,金色为白,我完颜部也崇尚白色。因此,我们的国号就叫‘大金帝国’!”群臣听后,齐声高呼万岁。阿骨打随即改年号为“收国”,寓意要统一天下万国,显示出他宏大的抱负和雄心。

没过多久,阿骨打率领金军直扑辽国的黄龙府。面对辽国派出的二十万骑兵和七万步兵,阿骨打仅用一万精锐部队就打得辽军溃不成军。辽国见状,急忙派出使臣僧家奴前来求和。然而,辽国的国书不仅直呼阿骨打的名字,还要求金国改名为“东怀小国”,并成为辽国的附属国。这一举动激怒了阿骨打和金国将领,他们毫不犹豫地继续发动进攻。

阿骨打站在山顶,眺望辽军阵营,只见对方兵力浩荡,仿佛连绵不绝的森林。他转头对身边那些已经心生畏惧的将领们说道:“辽军虽然人多,但他们心不齐,胆子也小,根本不用怕!”随即,他迅速指挥全军登上山坡,占据有利地形,布下阵势。接着,他派自己的侄子完颜宗雄率领右翼先锋,直扑辽军的左翼。辽军左翼在猛攻下瞬间崩溃,阵脚大乱。

在辽金之战中,辽军右翼奋力抵抗,但金兵直接冲击辽军中路。阿骨打多次冲锋陷阵,每次都能杀出重围。最终辽军大败,阿骨打将缴获的农具分发给各部队,从此女真人也开始耕种土地。原本辽国打算效仿曹操的屯田策略,边作战边防守,逐步推进来对付人数少、粮草匮乏的女真人。然而计划还没实施,农具就被金军全部缴获了。

四月,辽国派耶律张奴前来商讨和谈,但辽使依旧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这让金太祖阿骨打大为光火。他毫不客气地回信给辽天祚帝,言辞同样尖锐。到了六月,辽使再次带着辽天祚帝的亲笔信来访,信中依然对阿骨打直呼其名。阿骨打也不甘示弱,回信中直接点名辽天祚帝,并强硬要求他尽快投降。

七月份,阿骨打安排他的四弟吴乞买担任谙班勃极烈大首领,这个职位相当于后来满清八旗的总旗主,负责管理老家部众。同时,他任命完颜撒改为大金帝国的国相兼国论勃极烈大首领,这个职位负责处理大金国的日常事务。后来,辽国的使者再次来访,阿骨打干脆直接把他们扣留下来。不久之后,奚族的部众前来请求归降。

八月份,阿骨打亲自率军攻打黄龙府。部队需要跨过混同江,但当时没有船只可用。阿骨打骑着白马,直接踏入江中,对士兵们喊:“跟着我的方向前进!”全军紧随其后,江水已经淹到马腹,前方更是深不可测。尽管如此,阿骨打坚持带领全军成功渡江。到了九月,他们顺利攻占了黄龙府。

到了十一月,辽主才得知黄龙府已被攻陷,顿时惊慌失措。他迅速集结了全国七十万兵力,集中在驼门关,对外号称百万大军,并决定亲自率军出征。同时,他命令驸马萧特末率领五万精锐骑兵,以及大林牙院掌事萧查剌(类似于宋朝的翰林院,负责文书事务)指挥四十万步兵,前往斡邻泊,准备与主力部队会合后向东推进。

金国将领们得知消息后,个个脸色大变,纷纷议论:“辽军号称有两百万大军,辽主亲自率领七十万精锐出征,咱们怎么抵挡得了?咱们长途跋涉,士兵们都已经疲惫不堪,不如效仿辽军的做法,挖深壕沟,建高墙,坚守阵地!”阿骨打一时也想不出更佳的策略,只好采纳了众人的建议。

阿骨打亲自率领骑兵侦查敌情,意外抓获了辽军的粮草指挥官,从而得知辽国君主因国内叛乱已撤离营地两天。将领们纷纷建议:“辽主不在,百万大军不足为惧,我们应趁机进攻!”阿骨打却不屑地回应:“耶律延禧在位时,你们劝我不出战,现在他走了,你们却要我趁火打劫,彰显英勇?”这番话让众人羞愧难当,无人再敢多言。

阿骨打接着对部下说:“要是真想彻底击败辽军,咱们就得直奔辽主耶律延禧,要是能把他拿下,那才叫真正的英雄,这也是我最希望看到的!”这番话让将士们士气大振,于是阿骨打果断放弃眼前的辽军主力,率兵追击辽主,最终在护步答冈追上了辽主的营地。当时金军只有两万人,阿骨打分析道:“辽主营地少说也有十万兵力,咱们人少,不能分散兵力。只要找到辽营防守最严的地方,直接冲进去,辽主肯定就在那儿!”

金军迅速突袭辽军大本营,短短几个小时内,辽军全线崩溃。金军士兵在敌营中肆意冲杀,无人能挡,战场上到处都是辽军士兵的尸体,绵延数百里。金军缴获了辽国皇帝的御驾、营帐以及大量武器物资,还有数不清的珍宝和牲畜。辽国皇帝在侍卫的拼死保护下成功逃脱,去向不明。与此同时,辽军东征大元帅萧特末得知皇帝遇袭惨败的消息后,惊慌失措,直接烧毁军营逃跑,完全放弃了百万大军。

在金朝建立的第二年,来自奚族、汉族、渤海族、辽籍女真族、室韦族、达鲁古族、兀惹族和铁骊族等多个部落的军民相继归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随后,高句骊国王也派遣使者前来表示臣服。到了十二月,朝廷大臣们共同为阿骨打加封了“大金帝国大圣皇帝”的尊号,并将年号更改为“天辅”,寓意金朝的胜利仿佛是得到了上天的庇佑。

天辅元年,北宋的登州防御使马政带着宋徽宗赵佶的亲笔信,乘船跨海前往金国,目的是寻求结盟并共同攻打辽国。宋徽宗在信中明确提出,如果金国成功灭辽,希望他们能将五代时期被石敬瑭割让给辽国的燕云十六州归还北宋,以此来洗刷北宋长达百年的耻辱。

阿骨打此时双管齐下,一方面接纳了辽国双州节度使张崇的归顺,另一方面派使者回应宋朝的提议,明确表示:“你们想要的地盘,咱们可以联手攻打,谁先拿下就归谁!”当时的女真人对宋辽之间的纷争并不了解,也不清楚燕云十六州的具体位置。本着公平原则,既然要结盟攻打一块地方,自然是先到先得。阿骨打的回复合情合理,比起他后来那个狡猾的弟弟吴乞买,他显得更加豪爽直率(这兄弟俩和赵宋开国的两位君主还真有几分相似)。

很快,辽国再次派使者来求和。金国的两位大将,孛堇迪古乃和娄室,被辽国开出的优厚条件吸引,觉得没必要继续打仗,就擅自离开自己的岗位,跑回大本营和辽国使者谈判。阿骨打对此非常生气,他觉得辽国虽然派人来谈和,但辽国君主已经亲自到了辽河上游的中京,在这个战略要地指挥军队。而他的两位大臣居然敢私自离开军队来参加这种谈判,简直是看热闹不嫌事大。于是,阿骨打立即下令,让人把他们拖下去,狠狠地打了一顿。

金国咸州都统斡鲁古虽然知道辽国皇帝就在附近的中京,但他却畏首畏尾,不敢下令大军进攻周围的州县。他还偷偷囤积了大量粮草,却没有如实向朝廷汇报。攻下显州后,他更是把缴获的大量牲畜和财物全部据为己有。阿骨打得知此事后,立刻派大臣阇哥前去处理。最终,斡鲁古被降职,成了一名普通的谋克队长。

公元1119年八月,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正式推行女真文字。次年,宋朝派遣赵良嗣和王晖作为使者,前来商讨辽国燕京及大同府的归属事宜。阿骨打对此事做出回应,命令咸州路都统司传达他的决定:“与辽国的和谈破裂,我军将于四月二十五日出兵征讨!”随后,金国大军开始行动,随行的不仅有被扣押的辽国使者习泥烈,还包括宋朝使者赵良嗣。

阿骨打抵达辽国上京后,对习泥烈和赵良嗣两位使者说:“你们先看看我如何带兵打仗,之后再决定是否留下。”随后,阿骨打亲自指挥攻城,命令士兵全力进攻。从清晨到中午,金军迅速攻破外城,辽国上京的守将随即投降。这场战斗的迅猛让宋使赵良嗣震惊不已,他跪地举杯向阿骨打表示祝贺,周围的将领们也纷纷高呼万岁。

天辅四年年底,宋朝使者马政再次前来,要求归还西京大同府这片土地(这地方原本属于大唐,跟石敬瑭没啥关系)。到了天辅五年,辽国的天祚帝逃到了鸳鸯泊,他的儿子晋王耶律敖卢斡本来很有才能,深得人心,却被他父亲厌恶并杀害,导致辽国上下更加分裂。尽管东京辽阳府、中京大定府、上京临潢府都已失守,但南京析津府、西京大同府以及上京道西北路招讨司仍有不少兵力,本可以重整旗鼓。然而,天祚帝已经软弱无力,只顾苟且偷生,完全没有收复失地的决心。

天辅五年三月,完颜宗翰率军追击辽国君主,辽主仓皇逃往西京。宗翰迅速攻至西京,夺取了辽主的珍宝,而辽主却再次逃脱,不知所踪。西京随即向金国投降。同月,天祚帝的堂叔、辽国秦晋王耶律淳在燕京自立为帝,史称“北辽王朝天锡皇帝”。

辽天祚帝当时藏身于夹山,金国将领们纷纷建议阿骨打亲自率军讨伐。六月份,阿骨打从上京出发,任命他的四弟吴乞买为谙班勃极烈,负责管理国家事务。就在同月,天锡帝耶律淳病逝,辽国上下更加恐慌。西夏军队企图趁乱在辽国西南部捞取利益,但在野谷被金军彻底击败。到了十二月,金兵推进到燕京地区,阿骨打的次子完颜宗望率领七千先锋部队,直接攻占了居庸关。

辽国重臣左企弓、虞仲文、曹勇义、张彦忠、康公弼及刘彦宗等人,率领百官向金军投降。这些官员集体前往金军驻地,跪地认罪。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下旨赦免了他们的罪责。随后,阿骨打在辽国行宫的德胜殿举行庆典,接受群臣朝贺。他还指派左企弓等人前往安抚燕京及其周边州县,确保地方稳定。

天辅七年春,辽国奚王萧干自立为帝,号称“天复皇帝”,企图复兴辽国,但仅在位八个月便遭部下杀害。同年三月,阿骨打召见了耶律余睹,这位曾是辽国晋王耶律敖卢斡的亲信大臣,阿骨打直言:“我金国能得天下,全靠君臣齐心协力,绝非你们这些背主求荣之人所能贡献。每闻辽国旧臣谋反,我虽痛心,但既已接纳你们归顺,便不会失信。若再生异心,必死无疑。若真心效忠,我自会信任。”

耶律余睹在金太祖面前吓得浑身发抖,话都说不利索。阿骨打看他这副模样,觉得实在有失体面,就下令让人把他拖出去打了七十棍,然后放他回家了。到了四月,金军成功抓获了辽兴军节度使耶律大石,还俘虏了辽国的秦王、许王等十五位宗室成员。同时,他们得到消息,辽天祚帝的物资全都丢在了青冢,也就是传说中汉代王昭君墓所在的地方,现在属于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带。

八月份,天空出现了日食现象。大金国的御弟吴乞买带领皇室成员和官员们朝见了金太祖。不久后,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部堵泊西边的避暑行宫去世,享年五十六岁。到了九月,他的灵柩被运到上京,安葬在城西南的宁神殿。作为大金王朝的监国御弟和谙班勃极烈大首领,完颜吴乞买效仿宋太宗赵光义的做法,采用兄终弟及的方式继承了皇位,成为金太宗。他改年号为“天会”,寓意上天将助他完成兄长统一天下的宏图伟业。

金太宗天会三年,金兵在应州捕获了金太祖阿骨打深恶痛绝的辽天祚帝耶律延禧。耶律延禧被囚禁至天会六年,最终在折磨中去世。史书对阿骨打的评价极高,称他英勇聪慧,心胸宽广,善于识人用人,许多能人志士都愿意为他效力。阿骨打的父亲金世祖早有消灭辽国的意图,后来他将这一重任交给了自己的两个儿子。

阿骨打一生征战不断,彻底击溃了存在百年的辽国。尽管后来耶律大石逃到西域建立了西辽,但他再也不敢回头与大金帝国对抗。阿骨打还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威望,迫使宋朝向金国进贡并称兄。虽然根据“海上之盟”的协议,他将燕云十六州的部分土地归还给宋朝,包括辽国的南京城(燕京),但他另在平州设立了金国的南京,这显示出他的信义远超其弟吴乞买。

宋朝最终未能保住燕云地区,这片土地还是落入了金国之手。相传当年宋朝使者抵达金国的黄龙府,发现金太祖的宫殿简陋如茅草屋,女真族人对天下大势也知之甚少,甚至连国号都未确定。宋朝使者表面上“好心”为女真人选定了“大金”作为国号,寓意“金坚不可摧”,但根据当时的五行学说,宋朝属“火德”,而“火”正克“金”,这显然是一种暗藏的压制手段。尽管金国一度强盛,但最终还是被宋朝所灭,不知这是否与当初的“魇胜”之举有所关联。

阿骨打去世后,他的弟弟金太宗吴乞买接手了他留下的精锐部队,成功俘虏了辽天祚帝,并擒获了宋徽宗和钦宗父子。金国的势力在天会年间达到顶峰,最终延续了一百零九年的统治。这一切主要归功于阿骨打在短短几年内的卓越胆识和军事才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才使得大金帝国得以传承给后代。史书在描述阿骨打时,也只能用“呜呼,雄哉!”这四个字来表达他的非凡气魄。

曹操拥有二十五位亲生儿子和三位养子,这些子嗣在文韬武略上各有所长,堪称人才济济。然而,尽管他本人雄才大略,却始终未能实现统一天下的宏图。这其中的原因何在?首先,曹操虽然善于用人,但内部权力斗争频繁,导致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其次,外部强敌环伺,尤其是刘备和孙权的联盟,使得曹操在军事上屡屡受挫。此外,曹操虽具备雄厚的军事实力,但在治理和安抚民心方面存在不足,导致部分地区难以稳定。最后,天时地利人和的缺失,也让他的统一大业屡屡受阻。综合来看,曹操未能一统天下,既有内因也有外因,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百家说史品书季#

举报/反馈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