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40岁老师诱奸13岁幼女,热搜越多越心疼!

性骚扰、性侵为何频繁发生于师生之间,本应该守护学生的教师,却利用职位之便,做苟且之事。

可怕的是他们的犯罪对象,很可能未成年,有的还是幼女。犯罪者得多禽兽,才能下此毒手。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一部影片,讲述的是女主人公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被自己的老师“诱奸”的故事;施暴者却将自己的兽行包装成完美的爱情,并让女主深信不疑,以为自己只是跟“一个年长的男人谈恋爱”。

《信笺故事》

 

成年女主詹妮劳拉·邓恩Laura Dern 代表作《大小谎言》)饰演,此时的詹妮48岁,是一名成功的纪录片导演、大学教授,还有一位爱她的男友。

某天母亲打电话来说发现了她13岁时写的日记,里面记录着“詹妮和短跑教练比尔、马术教练简在那个夏天度过的欢愉时光。”

 

母亲和男友都觉得年幼的詹妮很有可能在“无意识的诱骗下被性侵过”,詹妮却拒绝承认自己的“受害者”角色。

13岁的詹妮,遇到了两位迷人的教练。 

马术教练(伊丽莎白·德比齐饰),干练的短发性感的嘴唇,她优雅知性,明亮的眼睛只会对着詹妮做小动作,詹妮也非常喜欢并信任这位老师。

短跑教练比尔(杰森·雷特饰),更是让詹妮“心动不已”。他会有意无意赞美詹妮“你很完美”“你很独特”“你让我着迷”。

他们称赞她的才华和勇敢,让出生在有5个孩子的家庭中,并且一直被父母忽略的詹妮大受感动。

 

而在一同学习马术和短跑几个学生中,詹妮也因为这种特殊对待,认为自己独特且足够成熟。

离异的比尔和已婚的简,还向詹妮分享了他们之间的特殊友谊:他们是一对。

 

而让詹妮加入他们,是詹妮成熟自由的象征。

记忆被拉扯,回忆也一点一点被撕开,詹妮开始发现一些不对劲的地方。

詹妮印象中,13岁的自己青春明媚,而当她翻开相册时却发现那时的自己并非亭亭玉立,而是发育未完全的“儿童模样”,记忆和现实产生冲突,詹妮也感受到了痛苦。

是的,在和比尔、简的交往中,比尔让13岁的詹妮为他读不合时宜的浪漫情诗,以此PUA道:“你的父母只是害怕你成为女性,你是自由的”“我想把你从那些愚蠢的男孩手中解救出来”。

在比尔的花言巧语和简的助攻下,詹妮一步一步被攻陷,最终当她和比尔合成一体时,她反而对比尔的爱情坚信不疑。

 

即便35年后,人到中年的詹妮始终认为那是两个相爱的人做的正确的事。直到詹妮找寻故人,发现另外两个女孩都与老师有过“爱情”的行为,比尔诱骗女孩的手法如出一辙,詹妮终于醒悟:自己被诱奸了

年幼的她无法拒绝老师的“请求”,并长期心理暗示,他爱我,而我只是在满足他可怜的要求。这像极了《房思琪的乐园》的作者台湾作家林奕含所说的:“想了这几天,我想出唯一的解决之道了,我不能只喜欢老师,我要爱上他。你爱的人要对你做什么都可以,不是吗?”

 

尽管心理上可以暗示自己接受,身体的反应却是诚实的,每次和比尔发生关系后,年幼的詹妮总会跑到卫生间呕吐一阵。

长大成人后的詹妮,在被模糊和遗忘的片段中,重拾了真相后,又开始了呕吐。

被侵犯的阴影,会尾随受害者一生。

犯罪者却可以不受任何影响,依旧过着体面的人生,比尔后来成为体坛明星,早已光荣退休。

在詹妮找到他并想当场对质时,比尔拒绝承认当年的罪行,毕竟他才刚刚获得了“杰出市民奖”,怎么可能在众人的目光下承认自己的兽行。

更让人气愤的是,詹妮的另外一位“心灵导师”——简的做法,如果说比尔是恶魔,那简无异于是亲手将镣铐扣在詹妮手上的人。

我们永远无法理解,对女性施加更多恶意的,往往也是女性。 

在影片的后期,当詹妮去质问这位垂暮老人时,我们才得知,原来简也是比尔的诱奸对象。

只不过她从受害者转而成为了施暴者,变成了比恶魔更邪恶的人。

回归影片,成年之后的詹妮之所以选择“粉饰”那段时光,只将美好封存,可能是因为自己确实也感受到了痛苦和反感,但她却无法忘却和原谅曾经的自己。

她也拒绝承认自己的受害者身份,所以才会出现影片中和男友、妈妈以及过去的自己争辩的一幕:“我才不是受害者”。

罪犯总有这样的魔法,他把“性犯罪”包装成“爱情”,让受害者以为那是情侣间所做的正常事情。

影片之外,最让观者痛心的却是,这个故事改编自导演珍妮芬·福克斯的真人真事。

虽然珍妮芬·福克斯是纪录片导演,但影片讲故事的手法却极为高超,双线叙事的剪辑手法,两位女主跨时空的对话,电影光影和色调的配合,都让这部影片有极高的完成度。

这部电影与此前的《素媛》、《嘉年华》一样,都是从受害者视角出发,但这部影片从中年的女主去回溯事件,呈现出了受害者的另一种模样:以自我欺骗的方式忘掉恐惧。

导演却依旧想表达,性侵宛如黑暗中的一双大手,摄取着孩子们美好的童年,甚至影响她们一生。

也提醒着我们,当事情发生,公开就是对人渣的终极审判。

因为,受害者并没有罪,错的是犯罪的人。

 

电影中詹妮最终还原了“信笺故事”的真相,并尝试与自己和解;电影之外的导演,更是勇敢地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以期引起社会的关注。

现实中的林奕含,却在事情发生后的多年后,午夜梦回时,仍被“他硬要插进来,我却要因此道歉”的恐惧支配,选择了自杀。

如今,“鲍毓明们”依旧逍遥法外,继续他们的美好人生。

 

这个世界有时就是这样,因为犯罪者常常体面而温柔,受害者反而更容易成为被指责的对象。

我们希冀,受害者有罪的论调哪一天才不会继续流行?

同样希望,女孩们好好爱自己,更重要的是,男孩们要学会不要伤害别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