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集里我们讲到“太阳王”路易十四的第一任情妇 —— 清纯可人的露易丝•德•拉瓦里埃尔被闺蜜撬了墙角,遭到国王的冷落;心灰意冷之余,她选择前往修道院度过余生。那么相信你应该也会好奇,那个抢闺蜜男友的女人,她的命运又会如何呢?

这一集,我们就来说说这位顶替露易丝成为新一任「首席情妇」的塑料姐妹 —— 弗朗索瓦丝•阿泰娜伊丝•德•罗什舒阿尔的故事吧!
说到阿泰娜伊丝,更常见的称呼是蒙特斯潘夫人,1663年她嫁给蒙特斯潘侯爵,因此得名。她曾是法王路易十四最著名的情妇,不仅因其长相出众,性情张扬高调,更在于她勃勃的野心与心狠手辣。
人们说她冷酷无情,她曾为路易十四生下7个孩子,却不愿在抚养孩子这件事情上花上一丁点的功夫,连孩子的夭折也无法令她动容。世界只有一人能入她法眼,那就是国王路易十四;而她毕生也仅有一份事业 —— 获得并保住「首席情妇」的位子!
为达目的,她可以利用身边所有人,包括挚爱的丈夫与闺蜜!甚至于不惜葬送一条条年轻的生命来成就自己。然后命运是公正的,她的前程终究被其自私与无情所葬送,最后她还亲手将好友兼家庭保姆「佛朗所瓦斯•多比妮」送上苦心经营的位子,吞下了自己种下的恶果!
无论如何,历史无法磨灭的,是她曾将巅峰时期的太阳王牢牢握在掌心并当了整整十三年「凡尔赛女王」的那份荣耀与辉煌,这到底是怎样一名奇女子?让我们继续探索下去!
出身
相较于太阳王其他情妇们,阿泰娜伊丝的出身应该算是最好的,她的祖上是历史悠久的罗什舒阿尔家族,其历史可追溯至9世纪。1640年10月5日,阿泰娜伊丝 (Françoise Athénaïs de Rochechouart de Mortemart ,1640-1707) 出生于法国新阿基坦大区的吕萨克堡。父亲加布里埃尔( Gabriel de Rochechouart de Mortemart),曾是国王路易十三的首位贴身侍卫,母亲戴安娜 (Diane de Grandeseige) 则是皇后奥地利的安娜的近身侍女。可以说莫尔特玛尔 (Mortemart) 家族与王室的关系是非常亲近的,因此他们的儿女在成年后一律都被送入宫廷任职。


关于她童年的记录鲜少,我们只知道父亲加布里埃尔是个富有魅力且逢迎的男人,很喜欢与女人交往,甚至曾将情人带回家中一起生活。母亲认为阿泰娜伊丝应该有一个更加清净的成长环境,于是便将其送入修道院,由修女照看。当她出落成妙龄少女之时,母亲决定让她入宫服侍,并暗示其抓住一切机会接近国王,当然,如果家里能出个「首席情妇」,那可真是光宗耀祖了。阿泰娜伊丝的性格多来自原生家庭,父母间的疏离让她对人际关系产生质疑,修道院的成长又培养出独立与专横的个性。

阿泰娜伊丝是个非常善于交际的女孩儿,最早被送进凡尔赛宫的时候是为路易十四的弟妹亨利埃塔作侍女,不久之后便做了皇后陪同侍女,并很快与「首席情妇」露易丝成为闺蜜;然而当时的她,对国王路易十四并没有展示出太多的兴趣,因为她早已心有所许。
不完美的婚姻
阿泰娜伊丝嫁给丈夫蒙特斯潘侯爵之前,曾有过另一段婚约,对象是位帅气高大的贵族男子。然而一场决斗改变了他们三个人的命运,决斗的涉案人一个是阿泰娜伊丝的未婚夫,一个是蒙特斯潘侯爵的哥哥。由于决斗在当时是被禁止的,因此未婚夫被即刻判处死刑,而哥哥则被流放,同是天涯沦落人的阿泰娜伊丝与蒙特斯潘侯爵就这样误打误撞的结识,并很快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论地位与财力,蒙特斯潘家族是无论如何都配不上莫尔特玛尔家族的,但莫尔特玛尔家族曾出现过投石党成员,公然反对过路易十四的母亲,这样的污点叫人无法忽视,最后也还是勉强接受了这段婚配。

1663年,阿泰娜伊丝正式改称蒙特斯潘夫人,可以说两个人的生活是简单且甜蜜的。大概是 “有爱饮水饱”,即便家里过的并不富足,这对情人也依然乐在其中。蒙特斯潘侯爵甚至决定要去参加战争,希望以此给予妻子更好的生活。然而,看似善解人意的丈夫却有个恶习——赌钱,而且他的赌运极差,赚来的钱永远都不够偿还债务;这让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妻子不禁大跌眼镜,两人的关系开始逐渐恶化,蒙特斯潘夫人开始流连巴黎的贵族沙龙。
美妆博主
如果说露易丝的美是出尘脱俗的,那么阿泰娜伊丝的美便是香培玉琢的精致之美。她的美,凌厉之中带着妩媚,魅惑的眼神电力四射。她一直走在时尚的最前沿,堪称当年的美妆博主!

阿泰娜伊丝的一天从神奇的骡子尿开始!你没有看错,的确是母骡子的尿,而且她坚持空腹饮下,据说这样可以保持肌肤一整天的光泽,目光也会显得更加有神。她身姿曼妙,但为了保持肥瘦相宜,她也会坚持每天饮用一杯牛奶,面粉,蚕豆,小扁豆以及米的混合物。

她爱惜自己的金发,每天要花上好几个小时来打理头发。这并非自然发色,而是以尿,蜂蜜,柠檬和米混合后,染上的「威尼斯金色」,这样的色调倒是与其浅蓝色的眸子相得益彰。
作为一名称职的美妆博主,阿泰娜伊丝的美妆产品非常齐全并时常更新:美白皮肤的是铅白或滑石粉油,铅制眼线笔,祛皱用牛肉,猪油及牛粪混合;在美白牙齿方面,她则有独门绝技——啃白蜡烛… 不得不承认,她的确是位非常有经验又很敬业的美妆达人!

中世纪开始,「黑痣」慢慢进入人们视线,人们对它的评价通常是比较积极的,特别是自17世纪开始,欧洲宫廷里的“假美人痣”( mouche) 潮流盛行。人们会使用黑色的塔夫绸或丝绸剪裁出各种形状,以圆形为主,再使用胶质材料将其黏到脸上,来冒充「黑痣」。这些“假痣”一方面可以反衬皮肤的白皙,遮盖脸部瑕疵;另一方面根据位置的不同,还可以向异性传达不同的含义哦,比如嘴角右上方代表活泼的个性,而嘴角右下侧却是卖弄风情的意思!


穿搭时尚
阿泰娜伊丝是个极有品味的女子,衣品新潮又时尚,她曾经设计出一款爆款的裙子 —— 卷边裙 (Robe retroussée),这种裙子的特点是裙摆的第一层布料被打开,并将其拉到两侧,直至胃部以下,类似戏剧舞台开幕的样子。

为了突出浑圆的美胸,她会穿上胸衣 (corsage),腰部恼人的赘肉被挤到胸部,既修饰了纤细的腰肢,又使得胸部更加丰满,呈现傲人双峰。
怀孕时,她则会换上一种下垂裙 (Robe battante) ,非常宽松的大裙子,用以遮盖日渐隆起的肚腩。她是如此的时尚新潮,以致宫廷女性一度认为下垂裙只是她个人的偏爱,也日渐跟风起来。

凡尔赛女王
1660年,阿泰娜伊丝初见国王路易的时候,因心有所属,并未对他产生太大的兴趣,她甚至有些拒人千里的态度。随着与丈夫关系的破裂以及家人在她耳边不断的鼓吹,慢慢地,她认识到自己还有更加重要的使命——成为国王情妇。
作为皇后侍女的她与国王接触的机会是非常多的,但宫廷美艳女子众多。要让自己显得突出,既要抓住路易的习性,又得与其他女子有所区别,阿泰娜伊丝从最初就有很清晰的策略:不以美貌赢得国王垂青,而是思想。她擅长芭蕾,会常在舞会陪伴国王舞蹈;当其他女人都温文尔雅的时候,她就出言犀利,开着大胆辛辣的玩笑,她的幽默诙谐果真引起了国王的关注。

另一方面,路易也逐渐完成了从单纯少年到成熟男人的蜕变,获得几场战役胜利的他,达到了权利的顶端,而此时他身边缺少的正是一位更加富有魅力与野心的成熟女性。他是光芒四射的“太阳王”,那么阿泰娜伊丝就正是那个被需要的“宫廷女王。

1668年,正式以「首席情妇」的身份入驻凡尔赛宫后,阿泰娜伊丝开始组织自己的沙龙,所有的宫廷贵族们都迫不及待的要挤进她的沙龙,这似乎比去给皇后玛丽请安有趣的多。的确,众人都被她幽默风趣,思维清晰以及言辞犀利的发言所深深折服。
路易十四对阿泰娜伊丝更是宠爱有加,不仅每年给她150000利弗尔的零花钱,还赠予其大量珠宝首饰作为礼物;并命人为之打造豪华私人洗浴间,地板全部使用珍贵彩色大理石铺成。当然,阿泰娜伊丝虽然成熟,也有任性的一面,她曾为了要求路易替她重新装修卧室,竟托人找来两只熊,半夜把熊放进卧室捣乱,把房间拆个稀巴烂!用现在的话讲,真是挺能「作」!

1668年,为了庆祝西班牙战争的胜利,路易十四组织了一场盛大的狂欢。就像曾为露易丝准备的“快乐岛屿”那样,这次的主题是“酒神之爱”,花园里到处都是纵情声色的宾客,伴着莫里哀的戏剧,吕尼的歌剧,绝美的芭蕾表演,当然还有到处芳香四溢的喷泉。

这次欢庆的女主角嘛,当然就是我们的阿泰娜伊丝,此时的她是骄傲的,她终于等到了生命中最荣耀的时刻。这一次的狂欢晚会,路易十四花费了近117 000 利弗尔,这在当时相当于一座小型城堡的费用,一掷千金只为博红颜一笑。
不堪被带绿帽的丈夫
这边蒙德斯潘夫人 (阿泰娜伊丝) 与国王正打得火热,那蒙德斯潘先生呢?那个赌棍夫君知道自己被绿又是什么反应呢?他虽好赌,但对老婆却绝对真心。这一般人得知自己的老婆被国王睡了,可能开心地都睡不着觉,这至少能为自己某个一官半职或是奖赏什么的;即便因为被戴了绿帽,心里有些不痛快,也不至于表现出来。但这蒙德斯潘先生却是个钢铁直男,他起初甚至误会自己的老婆是与国王的弟弟菲利普有染,不对啊,菲利普明明是个同性恋,整个宫廷都知道的事情,你怎么能不知道呢?!
了解事情原委后,他更是无法接受被绿这个事实,简直被这荡妇气疯。 他决心报复,他睡遍了巴黎各大妓院,只为感染上性病去传给老婆,希望她再间接传染给国王。能想出这样的损招,敢问这人的心理得扭曲成啥样?当然这招并未能奏效,因为此时的妻子对他已避之不及,更不要说与他行房事。
为了泄愤,蒙特斯潘驾着马车,跑到皇宫前大吵大闹。说实话,他的身上真的丝毫没有贵族那种虚伪圆滑的行事作风,倒有几分乡绅的粗野。有一次,他故意顶撞国王,特意穿着一身黑色的服饰去拜见国王,路易见状便问:“您这是在守丧吗?”“是的,为我的夫人。”…… 你牛!
对于如此倔强的男人,路易无计可施,只能将他赶出巴黎,流放到了南部的一座小城堡里。据说他到了南部之后,还兴师动众地搞了一场亡妻“蒙特斯潘夫人的葬礼”,为他死去的爱情作最后的缅怀。尽管他的行为看起来过于幼稚,但也算是个敢爱敢恨的性情中人,在他死后留下的遗嘱上我们还发现这样一行文字:我依旧深爱我的妻子。

性格剖析
蒙德斯潘夫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孤傲,不管在哪里,她都要成为最亮的那个崽。与其说她深爱国王,不如说她是爱独享国王恩宠的感觉,是爱那个光鲜的地位。「首席情妇」对她而言,可不是爱情,而是一份要用一生去拼搏的事业。她当年抢走Louise位置的时候,就深谙后宫的游戏规则,不想被顶替就必须扫清所有障碍物;她逼迫自己时刻处于备战状态,准备随时向四起的新宠开战。

对待情敌,蒙德斯潘夫人从来都是极为刻薄的,比如当年失宠的露易丝,由于当时无法立即离开宫廷,便继续与蒙德斯潘夫人共度一段光阴;在这期间,蒙德斯潘夫人经常当众奚落她,完全不给任何面子,甚至连国王都被带动了起来。有一次国王穿过露易丝的房间,去找蒙德斯潘夫人共度良宵的时候,还故意扔了一只小狗到她的床上,对她说:给,这就是你今晚的陪睡,够了吧!这是两颗如何冷酷的心啊!
1676年,蒙德斯潘夫人为年轻的宠妃鲁德尔小姐制造绯闻,说她患有梅毒 (一般出入风月场合的人才会得的性病),并私下命人将之传遍整个宫廷。1679年,芳龄18,宛若天仙的丰唐伊小姐 (Mademoiselle de fontanges, 1661-1681) 得国王宠信,不久后却突然离世,当时很多人猜测她的死与蒙德斯潘夫人有关。

她如此这般扫清情敌的行为,路易其实都看在眼里,起初出于对她的宠爱而百般容忍; 但令人意外的是,她竟然没底限到与巴黎臭名昭著的女巫拉瓦然有所勾结,尤其是拉瓦然被抓之后,蒙德斯潘夫人平日里那些骇人的阴谋诡计才随之浮出水面。
投毒事件

凯瑟琳 蒙瓦然,简称拉瓦然 (Catherien Monvoisin dit la Voisin 1640-1680),是生活在巴黎玛黑区一带的职业巫婆,她有个秘密组织,由一些炼金师,无照医师等,他们长期秘密研究各种黑魔法,以解决社会各类疑难杂症,比如张三希望出轨的老公回心转意,李四则想为自己的小三堕胎等等。还别说,拉瓦然的地下生意做的相当红火,一剂药就可以干掉让你不爽的人,这样的效率吸引了大批大批的顾客,这之中有绝大一部分来自贵族阶层。
比如蒙德斯潘夫人就是拉瓦然的大主顾之一,没事就会来求个方子:今儿想破坏别人的感情,明天就来一剂药巩固爱情;年纪大了就搞个黑弥撒驻颜,什么?仪式需要新生儿的血??没关系,我有的是钱,你负责搞定就好。

黑弥撒,顾名思义,也是属于弥撒的一种,也需要牧师主持,当然这里的“牧师”必须是还俗的神职人员,且他需要与天主教信仰完全剥离。祭台上是一位赤身裸体的年轻女性,她应当就是求祷之人,她胸前摆着一只十字架,手持两只黑色蜡烛,腹部则摆着一个圣杯,圣杯中盛放的显然不是葡萄酒,而是妓女的尿液或是新鲜的婴儿血,而这一切的目的便是召唤邪灵,从而达到某些邪恶的目的。

拉瓦然终究是造了太多的孽,即便不是亲手杀人,也算是助纣为虐。 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脚。身上背负的命案至少200条的她,最后还是被抓了起来并很快被处以极刑,而在她死之前,也交代了关于蒙特斯潘夫人的一些部分。这边是法国历史上轰动一时的“投毒事件” (L’Affaire des poisons) 。
其中最让路易十四感到震惊与后怕的,是他意识到自己可能已经服用蒙特斯潘夫人调制的春药并持续了一段时间,那是一种用幼儿生血,野兽干血,面粉,研磨的鸡蛋以及春药混合在一起的可怕液体。至于他到底服用了多久,他无法知晓。不想颠覆整个宫廷,他最后决定低调处理,蒙特斯潘夫人虽未像其他涉案人那样被流放远方,但也被公开降级,随机被安置于一间比较偏僻的房屋居住。路易心里清楚,这样的女人是绝对不能再碰了。就这样,蒙特斯潘夫人“聪明反被聪明误”,自以为聪明的走上歪门邪道,却不知正一步步地将自己推向深渊。
寂寞收场
虽然蒙德斯潘夫人坏事做尽,但毕竟一日夫妻百日恩,念在旧情上,路易也并没有对她进行严厉的惩罚,她得以在宫中与她得孩子们继续生活了几年。
与此同时,另一位女性正悄然走入国王心房,她,就是佛朗所瓦斯•多比妮 (Françoise d’Aubigny),简称曼特农夫人 —— 一个安静且富有爱心的寡妇,也是蒙德斯潘夫人孩子们的超级保姆。她由于经常向国王汇报孩子的最新动态而得到了特别的关注。经历了大风大浪,恩爱情仇的国王路易,此时的内心趋于平静;随着步入中年,他有时也会反思自己荒淫的一生,并想对其进行忏悔。

曼特农夫人长相平平,绝非美人一类,并因其诗人丈夫已故,经常一袭黑衣示人。这样的女人在蒙德斯潘夫人眼里是毫无杀伤力的,也正是这样的原因,才选择了她作为家庭保姆。而命运似乎是个淘气的孩子,总喜欢捉弄人,蒙特斯潘夫人从闺蜜手里抢来的东西,最终还是被另一位闺蜜夺走。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因果循环?

失宠后的她,慢慢失去了耀眼的光芒,好似孔雀失去了缤纷的羽毛,变得黯淡无光。随着年龄增长,她原本苗条纤细的身材也开始走样。但她的身体素质一直不错,无基础疾病,偶尔有些偏头疼与腹痛,这些也是与其使用的毒性化妆品有关。
唯一有一点比较糟糕的,是她开始怕黑。失去太阳王的瞬间,好像也失去了照亮他温暖她的阳光:她开始害怕黑夜;每天晚上都要在房间点上无数支蜡烛,并且在有人照看的情况下,她才能安心入睡,这大概也是对于死亡的恐惧吧。1707年,67岁的蒙特斯潘夫人突发心肌梗塞,在晚年买下的小城堡里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蒙特斯潘夫人时期的豪华餐桌
因为上篇作品中有提到路易十四时期的基本状况,这一集就以补充为主!
常见餐酒
从14世纪开始,勃垦地红酒便以其优良品质传向欧洲各处,并成为国王餐桌常见饮品;由于路易十四的首席医生曾表示勃垦地红酒相更有益健康,于是它得到国王垂青,销售价格也迅速攀升。
1694年香槟成为路易十四的最爱饮品。香槟属于一种起泡酒,需要在在成品葡萄酒瓶中进行二次发酵,产生二氧化碳, 从而产生气泡。相传17世纪的法国修士唐•培里侬是香槟的始祖,但其实他只是对香槟制作进行了提升,其中包括用铁丝将瓶塞固定于瓶口,以防瓶内气压将瓶塞弹出。而真正的「香槟制法」来自一位英国的物理学家。
当年的餐酒并不放置于餐桌上,而是备餐台;每当国王需要的时候,会召唤侍从前来斟酒,一杯饮毕之后再将杯子撤走,绝对有咱干白酒的架势!唯一不同的是为了防止喝多了上头,在国王饮用的时候,红酒和香槟都是掺了水的!

法式大餐里最不可或缺的应该是奶酪,有人说在法国,即便每天一种奶酪,吃上整整一年,你都是吃不完的,可见奶酪种类之丰富。这里介绍一款当年餐桌常见又很特别的灰色奶酪——烟灰山羊奶酪。
古时候人们会用烟灰驱虫,也会在小块奶酪储存的过程中加入烟灰,以防止黏连。这样,奶酪就着上了灰色外衣。不过今天,烟灰的部分会以可食用的木炭粉替代。木炭粉的加入不仅可以保证奶酪的完整性、不粘黏。而且还能促进奶酪沥干结皮和微生物菌群的发展,外观会更加均匀而整齐。

不讲究的路易十四
法国的“刀叉并用史”并不算悠久,直到18世纪下半叶,也只是部分富贵人家才有使用刀叉的习惯。
15世纪凯瑟琳•德•美帝奇从意大利来法国的时候,带来了餐桌礼仪与叉子,然后叉子的使用并未被普及,一是因为操作不便;二是长期被认为是过于矫揉造作和女性化的物品。由于西方的分餐制,叉子最早被运用于食物的分配上。
直到17世纪,叉子才开始大量出现在贵族阶层的豪华餐桌上,但对它的使用并无严格规定。比如路易十四终生都爱用手来吃饭,而同席而坐的皇后却保持刀叉并用的优雅方式。直到1760年,巴黎出现了最早的一批餐厅之后,刀叉才得到真正的普及,传至社会各个阶层。并在19世纪风靡开来,成为日常饮食必备的餐具。

❤️下集预告:连续介绍了三期法国宫廷女性,咱们来换换口味;下一集将跳到现代,聊一位19世纪“堪怜咏絮才”的女子——痴迷雕塑,终身活在罗丹阴影下的悲情才女卡蜜儿•克洛岱尔 (Camille Claudel)!
❤️参考资料:
— 法国Chéri 2电视台历史类节目「Sous les jupons de l'histoire」;
— Madame de Montespan
— Madame de Montespan – Jean-Christian Petitf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