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开一个会净赚一个亿,用一吨黄金打造金牛,他是最牛村支书!

一、

1942年,14岁的吴仁宝在给地主家放牛喂猪时,一定没想到,人生的大起大落会来得如此刺激!

除了放牛喂猪,吴仁宝还得照顾地主家瘫痪在床的儿子,天天忙得团团转,一年也只能得到40斤的口粮。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1949年,江阴县全境解放,21岁的吴仁宝终于翻身农奴把歌唱,分到2亩多地,获得人身自由。

紧接着,抗美援朝的号角吹响,吴仁宝也深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决定从军报国,但因患“严重的关节炎”,吴仁宝落选。

没法上前线,吴仁宝就想办法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前线要捐粮,他跑在前;互助合作中,帮工换工他跑在前……

很快,吴仁宝引起驻村工作组注意,任命他为江阴县瓠(hu)岱乡(华西村前称)第三村村长、民兵中队长,后任乡财粮委员兼会计。

到了“大跃进”时代,30岁出头的吴仁宝被选为华西村党支部书记,那时浮夸风气盛行。在一次“报产量放卫星会议”上,第一个发言的书记报亩产2000斤,后面为表“忠心”,将这个数字慢慢抬到亩产1万斤。

吴仁宝听得眼皮直跳,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亩产一万斤简直是天方夜谭,但形势架到那里,想下也下不来。

轮到吴仁宝报产量了,周围几十双眼睛齐齐盯着他,他猛吸了一口烟:“3700斤。”

会场一片骚动,大多数人暗自庆幸,吴仁宝犯傻,给他们垫了底。

领导说:“仁宝同志,你太保守,产量高低是政治问题,也是党性问题,你再考虑考虑。”

没想到,吴仁宝却留了个心眼,耍起了“赖皮”。

二、

吴仁宝要求公社收割时,到队里监收监打:“多收一斤我们宁愿挨饿,也多卖给国家10斤,少收一斤,你们补给我一斤就行啦”,这才解了围。

1960年,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期,华西也未能幸免,粮食产量锐减。每年只有18斤口粮的村民,开始抱怨吴仁宝将余粮卖给了国家。

吴仁宝决定改变这种现状,他曾多次向公社提出分拆管理,但都被拒绝。1961年10月,趁公社主要负责人外出,吴仁宝将公社拆分,华西村由此而来。

当时,华西大队下辖10个生产小队,人口667人,土地面积845亩,粮食亩产681斤,集体积累1764元,欠债1.5万元,有12个自然村落,穷得叮当响。

这些资产是吴仁宝“白手起家”的全部资产。

1964年,掀起一股“学大寨”风潮,红旗和标语插满山野。吴仁宝认为这样没啥用:“要跟他们比插红旗,华西村也可以把整个山插满,但是没有效果。要比就比农业生产,比谁的钱多,这才叫从实际出发。”

所以,他带领村民将分散的村落集中,拉直弯曲的河道,平整土地。第二年,华西村水稻亩产1050斤,人均收入增加了40块钱,华西村很快成为江阴县的5个样板村之一。

吴仁宝种地是个好把式,插秧、割稻、挑泥等各种农活,样样精通,有次村里比赛他还获得插秧第一名。而且,在他带领下,华西村干活早起晚归,两头不见太阳,非常艰苦。

当时邻村的姑娘都说,宁可扔到河里,也不嫁给华西。

但后来,这些姑娘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以粮为纲”的号召下,全国开始发展集体经济,社会上市场物资紧缺,吴仁宝带领村民搞起了私有经济,建了一个农具加工厂。

当时“割资本主义尾巴”正浓,但吴仁宝艺高人胆大,上面来人检查,他们就下地干活,人一走,就跑进工厂干活。

吴仁宝说:“上面禁止的,不准发展的,我们也要发展,偷偷摸摸暗地发展。上面说的,符合我们实际的我们做,不符合我们实际的不去顶,但不做。”

他掌握了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在“十年浩劫”的漩涡中顽强地生长,奇迹般地平稳度过。同时,吴仁宝爱民如子的事迹也在坊间广为流传。

1975年,华西一孙姓村民的12岁儿子溺河身亡,吴仁宝跑去劝,眼看劝不住,他就说:“你别哭了,我把我的儿子给你。”

那天,吴仁宝把他11岁的四儿子吴协恩,拖到孙家。吴协恩当然不肯,孙家把红蛋喂到嘴里,他吐掉;孙家把压岁钱塞到他皱巴巴的中山装口袋里,他掏出来扔在地上……

但是,这是吴仁宝决定了的事情,谁也改变不了。因为吴仁宝的家教特别严,他也把这个风格延续到孩子身上,4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挨过他打,也没人敢劝,因为有可能连劝的人被一起打。

后来,孙家男人去世,其妻女要求吴协恩入赘孙家,彼时吴协恩已经有心上人,但吴仁宝自作主张答应了婚事,吴协恩一气之下,离家参军。

吴协恩走的那天,到车站送行的只有姐姐和嫂子,当了几个月的兵后,他忽然想明白了父亲的用意,选择了妥协,退伍后,又回到了华西村。

正是靠着一股狠劲儿,吴仁宝把华西村干成了全国羡慕的“聚宝盆”。

四、

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全国大多数人还吃不饱饭时,华西村村民却喜气洋洋地搬进了两层的楼房。楼房按人口分配,每户楼上楼下2-4间房。

1982年,中央下达“一号文件”,“包产到户”承包责任制迅速在各地展开。

面对这场全国性改革,吴仁宝认为,华西村每人只有半亩地,集体经济十分强大,农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为什么一定要分?

这时,他坚持“不分家”,把500亩粮田交给30个种粮能手承包,大部队继续干工业。这次的资源整合,让华西村的经济直接起飞,到了1988年,华西村村民已经开始分批住进了价值不同的别墅住宅,价格在12-50万元不等。

1992年,邓公南巡发表讲话后,64岁的吴仁宝激动得一夜未眠,次日凌晨3点他就召开村领导大会,预测未来全国经济要有大发展。

过去一直坚持不借债经营的他,要求动员一切资金,囤积了3个月的原材料。3个月后,华西村每吨6000块钱买进的铝锭,涨到了1.8万元。华西村倒手赚了1个亿。

也是这期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作者胡福明,到华西村研究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在大会上,吴仁宝说:“最好不要讲模式,我最怕模式。”

用吴仁宝的经历来总结就是,不管是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

眼看吴仁宝把经济搞得全国拔尖,很多村也开始跟风学,但都学偏了。

五、

那时有两个村,一个叫幸福村,一个叫太平村,两村的村支书都喊出口号:“三年学华西,三年超华西”。

可由于他们急功近利,两年不到,一个就不幸福了,一个也不太平了,人也被抓起来了。

吴仁宝总结了原因,想要超过华西,必须脚踏实地做好带头人,而不是有点成绩就想要升迁,那样的话,只为了仕途着想,即使做得再好,也超不过华西。

吴仁宝做出的成绩有目共睹,他虽未获得更高职位,但却让华西村受益无穷。

1997年,邻村的杨永昌在华西村投资50万元,建立了金属软管厂。吴仁宝经常往厂里跑,了解情况,提提发展建议,希望他“胆子大一些”“发展步子跨出去”。

杨永昌资金不够,吴仁宝当场拍板村里借给他1000万元,很快,杨永昌又开了一家塑料管厂,每年创造100多万元利润。

在吴仁宝的共同富裕理念影响下,杨永昌才发现自己开个厂子赚点钱养家糊口的想法是多么渺小,厂子办了几年后,他主动把厂子交给了村集体……

1998年,吴协恩力推华西村上市计划,但吴仁宝不同意,他怕有风险,后来村委会举手表决,吴仁宝只能少数服从多数。

不过,村子上市计划并不顺利,后来,村民流传着“老书记直接给上边写信,提出华西村上市”的说法……

1999年,华西村正式挂牌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村级上市公司。

成为全国典型的好处当然很多,就好比是人的名树的影。

华西村的宝昌化纤厂以华西村的名义,突破烟草专卖的政策壁垒,申请到华西烟的品牌,此后,该公司长期成为华西村众多企业中效益最好的。

后来,华西村投入15亿元,在河北唐山合作兴建年产120万吨的“北钢”,得到了江苏、河北等地时任领导的帮助。

华西村的“特殊性”,也表现在方方面面。

六、

华西村的一个“动物园”,跑出来一只猴子,咬掉饲养员腿上一口肉后“畏罪潜逃”,华西村直接通知江阴市公安局,将其击毙。

“因为华西村是特殊的地方,所以,一只猴子跑了,连江阴市公安局都出动了。”

2001年,华西村最豪华的别墅,是吴协恩的。因为他领导的宝昌公司是村企业中盈利最高的,这是村里奖给他的:“他家的一个浴缸就要几万块钱。”

当然,吴仁宝也没惯着他,在他负责华西村宾馆时,因为供销员用了劣质酱油,吴仁宝直接把他从总经理贬到厨房去洗碗。类似这样的故事,都成为吴仁宝树立威信的基石。

这期间,村里首次为村民提供13幢外型各异、价值在150万左右的豪华欧式别墅,随后又添40幢类似别墅,价值170-200多万。

这两次先入住的,大多数是村企业干部,尤其新分的40户,都偏向现任正年轻的有经济实力的村干部。

2003年,75岁的吴仁宝想让四儿子吴协恩继任村委书记,吴协恩这次反抗更加激烈:“你要是让我做这个书记,我就脱离华西村!”

这年开会时,吴仁宝主动提出换任,吴协恩怕落到自己头上,急忙推荐了另一个人。但吴仁宝仍然推荐了他,并多说了几句:

“我的看法,最好得票率能够集中一点,这可以体现每个党员的素质,是否讲党性,是否讲原则,是否讲良心。”

最终,吴协恩全票当选华西村党委书记、华西集团董事长 。

有研究指出,自1995年起,华西村领导班子中,吴仁宝的子女及家族共11人进入了村领导岗位。41名党委副书记中,以吴仁宝为核心的家族成员占据了二十多人。而华西集团八大公司负责人中,除了杨永昌是外来人员,其余都是吴仁宝的嫡系近亲……

2007年底,吴仁宝发现这一年物价涨了很多,出现通货膨胀的趋势。次年年初,他召集村领导班子和企业负责人到北京开会,分析了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后,吴仁宝要求企业立即削减库存,停购原料,这年经济危机爆发,华西村企业安稳度过。

在村民眼中,吴仁宝已经是略带神话色彩的人了:老书记不在家,村里就出事;老书记召集开会,从来不下雨;我们外出办事,一提华西,外面人就提老书记的名字,事情马上顺利多了……

2010年,随着华西村几年的发展,和周边行政村置换土地,华西村已经组成“大华西”,面积由原来0.96平方公里土地,增加到35平方公里,人口从原来的近2000人增加到3.5万人。

新并入的土地产生的大部分收益,归属华西村,而华西村的股份是老华西村村民的,大约有2000人。

这些人,在上世纪80年代,每人以2000元入股,他们是创业元老,天然的Mbo,天然享受分红。

这些元老一般都有2辆20万到30万的车子,有一幢3层600平米的第六代别墅,有新泳池、车库,精装修约200万元。

他们买车买房不用支付现金,由村里直接从股金中扣除。但新村民没有这样的待遇,也没有分红。村里每年给他们发300斤大米和几百块生活补助,逢年过节发一壶油。

老村民们的工资不高,只有两三千块钱,但重要的是年底奖金,但这笔奖金只发20%,80%则被强制入股。

华西村著名的“增地空中新农村大厦”,造价25亿元,就包括由200个老华西村民每人出资1000万元建成的。

然而,在吴仁宝打造的“共同富裕”之下,却有人欢喜有人愁。

七、

2011年,华西村迎来好几件喜事,50周年村庆,斥资30亿建起高328米的龙希国际大酒店落成,酒店60层中摆放着村里的镇楼之宝——花费3亿人民币、约1吨黄金打造的大金牛……

不料,华西村合并的五村一位叫戴进兴的村民,拿出10万份题为《民生中国,还是独立王国》的小册子,在社会上散发……

小册子列举了华西村“非法侵占周边十三个村二万数千亩土地”“利用拆迁大榨村民血汗钱”等种种问题。

第二天,戴进兴就被当地有关部门行政拘留,但这些不和谐的因素并没有因此而消除……

华西村工作人员反复强调:“并村实行的是自愿政策,想要并进来的村必须村民100%签名同意,才能并入大华西。”

但这个说法,中心村以外的华西一至十三村多位村民并不认同,他们表示:“关于并村的合同和文件从未看见,更无从说签字。”

站在龙砂山上,能清楚看到在一排排红色屋顶的别墅之间,很不合时宜地点缀着几处黑色瓦房,如一件新衣裳被打上了刺眼的补丁。

“那些都是不愿意拆迁的村民,老书记的政策是‘等待’,老书记说,要等掉一代人才能解决问题。”村党委工作人员如是说。

在华西一村和二村的别墅区,村民说,这样一套别墅的价格是52万。想搬进去,得拆掉自家房子,可以抵掉七八万,然后拿出家中积蓄二三十万,还得再借十几二十万,别墅还没有装修……

因此,举债住新房的人很多,但也有买不起别墅的。华西村专门建了一片小区公寓楼,大华西村村民可以700-1500元/平的价格,买到一百多平米的公寓楼。

村民失去的田地以一年1500元/亩补偿,大华西村民还能获得每人每年300斤大米、两桶油的补偿。

村民称,1500元的土地补偿由华西村下发到各村村委,村委工作人员的收入从中支取之后,将剩余的分发给村民……

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这样日积月累下来,慢慢变成一颗巨雷。

八、

2012年,华西村实现销售收入524.5亿元、上缴国家税收8.59亿元、村民人均收入8.8万元,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尽显风流,独领风骚,华西村的神话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前往朝圣……

有些游客在参观华西村之后说:“我们那里山也好,水也好,就是缺个吴仁宝”。

有来自西方国家的游客甚至表示:“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想要。”

2013年3月18日,吴仁宝因肺癌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5岁。

在弥留之际,吴仁宝时而清醒时而昏迷,说得最多的话,仍然是要求大家开会学习两会精神,研究全村工作和生产销售……

长期跟随吴仁宝工作的赵荷芬泣不成声地说:“华西村里就有高档的村民体检中心,村民都体检两三次了,发现了8个人的早期癌症,都救活了,可是他却没有体检一次!他都八十多了,还怕耽误半天的工作时间呀!早一年去检查一定有救呀!”

村民仍然忘不掉吴仁宝的艰苦朴素事迹:他等我们都住进别墅了,才最后一个从平房里搬出来。

在华西村口大牌子上,写着吴仁宝的名言:“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

在父亲的葬礼上,吴协恩被记者问道,你父亲如此权威,你能在以后管理中胜过他吗?

吴协恩回答说:“我们兄弟4个加起来,也比不了我父亲。”

他说的不假,反正吴仁宝一代风流落幕后,华西村老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新问题又接踵而至,在等待中,岁月呼啸而过,历史滚滚向前,华西村的神话突然倒下了。

失去了吴仁宝,华西村再也没有像样的顶级管理人才,其倚重的钢铁、纺织等产业近年来也不太景气,经济江河日下,新冠疫情又对其支柱旅游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在新旧问题的夹击下,华西村昔日荣光不再,屡屡传出巨额负债和即将破产爆雷的传闻。

华西村的神话,是改革开放的一个模型,吴仁宝显然是神话的缔造者。然而,时过境迁,一转眼独领风骚几十年的神话就落幕了,令人不胜唏嘘。

盛衰之道,皆系于人。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个神话不过是浪花一朵,英雄一时易,英雄一世难。更何况,再大的英雄一旦走上神坛,成为一尊供人顶礼膜拜的雕像,就注定了坍塌的命运。

本文作者:万小刀,写明星、写八卦,有凭有据;形象正、影子斜,皆由自取,欢迎关注万小刀搜狐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