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9年,随着战争结束,新中国成立,人们总归可以过上安定的生活了。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国际形势发生了猛烈的变化,朝鲜传来了枪炮声。
国人都懂得“唇寒齿亡”的道理,朝鲜和我国相邻,一旦朝鲜出了问题,那么我国的安危也必将受到影响,一旦我国受到影响,加快建设的想法就不可能实现。因此,我国决定派兵援助朝鲜,史称“抗美援朝”。

这场战争是我国打出国威,扬眉吐气的一场战争,打击了美军的嚣张气焰,挫败了韩国的锐气。要知道,当时的我军和美军的差距很大,特别是在武器装备上,能够打胜并且打得漂亮,这在世界上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虽然是战胜了不可一世的美军,但是我国付出的代价也比较大,有18万人在这场战争中丧失了生命,有两万多人被俘。其中,这两万多人中包括唯一一位女性,这位女性是一位卫生员,名叫杨玉华。

可能有不少人看过《志愿军战俘纪事》这本书,里面就对杨玉华的遭遇有记载。
1951年,中朝两国军队和美韩两国军队展开了第五次战役,打到后期时,我放军队物资匮乏,不得不撤出战场。在撤退过程中,作为卫生员的杨玉华因为身患疾病,最终没跟上大部队,导致她被美军俘获。

当时的杨玉华是短发,在当时,从军的女子基本上都是短发,因为短发,他一度被美军当成男兵,直到后来美军有所发现,他才被送到女战俘关押营。因为中国的女俘虏只有一个,给她单独放在一个房间也不合适,于是将他关进了朝鲜女俘虏的房间。
根据书中所提,杨玉华被俘后表现得很英勇,先是阻止女俘虏绝食,后来遭到美军催泪弹攻击,她硬是拿着催泪弹丢了出去。

相比我国对待俘虏的政策,美军算是虐待俘虏,在杨玉华关押的营房中,先后有4名朝鲜女兵被杀。杨玉华之所以熬了过来,主要是靠着强大的意念,在她眼里,她觉得胜利始终会落在自己这一方。
1953年夏天,随着美军战败,俘虏也都被放了出来,杨玉华也回到了国内。回到国内后,杨玉华选择投身教育事业,因为她觉得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只要是把孩子培养好了,祖国未来的建设才会好。此外,杨玉华在回国不久就结婚了,另一半是一直想方设法救他的战友。

结婚后,两人有了两个孩子。有了孩子的陪伴,他们的日子很幸福安稳。
1986年,杨玉华从学校退休,回到了老家安享晚年。

虽然经历了一段黑暗的日子,但是最终的结果是好的,至少有了家庭,有了孩子。
虽然我们现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但一定不要忘记那些在战争年代付出的革命前辈。如果没有他们的存在,我国或许没有今天这样繁荣昌盛。
往期精彩内容
皇帝是如何下葬的?下葬后,最后一名工匠是怎么出来的呢?
假如宋江坚持不接受招安,梁山好汉结局会怎样?可能只有一种下场
俗语“家有滴泪屋,三年两个哭”,是什么意思,有科学依据吗?
古人说“两腮无肉不可交”,有什么道理?老祖中的观人智慧靠谱吗
俗语:“花旺人不旺”,这句老话有道理吗?家里不能养花吗?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申明
题/60多年前,中国志愿军唯一被俘的女卫生员杨玉华,后来怎样了文/历史真相配图声明/本文所用图片均源于网络,侵删盗用警告/本账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做伸手党!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