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师亦友亦知己,半慕半尊半倾心——悼宋光

亦师知己

半慕半尊半倾心

——悼宋光

一代匠哲——赵宋光走了!我们以沉痛的心情缅怀他,因为他是一个时代的骄傲,身上总是闪耀着灵魂的光芒。于今,他乘鹤西去,带走的是易朽的身体和他那个时代,但他在我们心中会像巨星般永不殒落!

每每回忆他年近9旬,仍拄着拐杖,背着一个装满书和文具,步履蹒跚地行走在校园时的情景,不禁令人叹赏!尤其是当我们要帮忙他背时,他坚辞谢绝,并说:我背的是我的使命,什么时候使命完成了,我就卸下来。先生所说的“使命”我推测就是他从78岁开始写,计划20年后即98岁完成的举凡200万字的鸿篇巨制《和谐数论》,他曾把此着的详细提纲给我一份,其中的很多观点已著文发表。假以时日完成,既可能是他音乐学术思想集大成之作,更是他对民族音乐形态学研究的扛鼎之作。可惜他完成不到一半,就中风倒下,一病不起,直至2024年8月17日乘鹤西去,无不令人惋叹!好在他的骨干思想留在人世。
与其说说宋光著作等身,不如说他的每一本着作、每一篇文章都是学术瑰宝,闪着金子般的光芒。他的思想和感悟是顿悟型的,文字盖情性之风标,风格诡异,思想富哲理之独行,别开洞天。他籍灵性而使理性的语言感性化、诗性化。他笔酣墨饱,每每文不加点,应声便成。其代表作有《论五度相生调式体系》《99首蒙古族民歌精选》钢琴伴奏部分》《赵宋光文集》(第1、2卷)、《关于民族调式和声的一些理论问题》《关于和声的民族特点问题》《论音乐的形象性》《论从猿到人的过渡期》《论美育的功能》《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奥秘》《让哲学思维在领域的体系中熔炼凝聚》等。尤其是在他米寿88岁时出版了《中国民族音乐形态研究与阐释》,集中了他在民族音乐形态学研究的成果,被民族音乐学界奉为圭臬。如果说人生有三种“命”即:天命、宿命和阴命,那么,宋光则利用他的宿命,完成了他天命或使命。


他探设的学术视野宏阔,思想深邃,电脑般大脑如风驰电掣,闪记无误。他审思明辨、笔力千钧、独步学林,卓尔不群。被学界称为具有传奇性的人物,他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威望。学者对宋光的思想和学术高赞有加,好评如潮。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宋光的师弟李泽厚称宋光是他见过的最聪明的两个人之一(另一位是数学家王浩);著名美学家、武汉大学终身教授刘刚纪认为宋光的美学思想能把形而上的理论思辨与形而下的实践工艺结合,超越了李泽厚美学。著名音乐理论家韩锺恩把他称为“全业教父”或“原创型师者”;著名教育家徐绪标称他为“艺术家中的科学家,科学家中的艺术家”;著名的音乐学家罗小平、谢嘉幸称他为“奇人”,谢嘉幸这样说道:“从律学研究到平均键键盘的发明,从和声学构建到‘立美’理论的创立,从儿童数学教学的开发到治理黄河方案的提出……以至于很多人称他为‘怪才’和‘奇才’”。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宋光是一位逻辑极其严谨,具有着“日耳曼民族理性的思维方式”的学者。他把形式逻辑辩证化,辩证逻辑形式化,并运用到少儿教学的实践中,他的“综合构建”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就是这两种逻辑“互化”的实践成果,对开发少儿创造性思维,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文革初,他也受到冲击:被剃阴阳头,胸口被红卫兵踢过,幸好有学生保他幸免遇难。他在“文革”中,研究两种逻辑的“互化”如何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文革后他把这一研究成果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1978年到1983年,他到北京育民小学亲自执教数学,该校专门给了他一个班做实验,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实践他经过精心研究的“综合构建”的理念和方法。实践表明他的理念和方法是成功的。全班40个小学毕业考上北京师大附中的比率竟然达到近百分之九十,后来绝大多数成了国家乃至国际性人才。后续的研究有一批教育实践家如黎咏文、邢丽雅、陆珠玲、刘达、麦馥燕等,30多年来,他们在大学、小学和幼儿园分别按照宋光“综合构建”理念和方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
宋光是一代匠哲。在当代,真正提出“匠哲”这个概念的是宋光,他首倡匠哲精神,他从马克思《资本论》的脚注中发现“马克思主义的隐义”:即工艺学是打开人类史的一把钥匙。在宋光看来,工艺学的核心就是“匠哲”,即形而上和形而下一如,体用不二。既能“抽象”上来进行逻辑思辨和至上感悟,又能“具体”下去进行实践操作与发明创造。他升华了古代匠人精神,既重视“匠”的巧夺天工,精益求精,又把“匠”引向“哲”的形而上逾限。他在解读中国传统哲学时,用“一分为三”拆解了原有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的二元对立。所谓“一分为三”即:形而上、形而下和形而中(即“形”本身)。站在哲学角度即:道、形与器;站在美学的角度即道、艺与技。但既不满足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对理性认识回到实践那种实践理性的解读,更不满足于传统美学把美仅仅归结为“艺”的归判,而是站在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角度,使传统的“艺”在这里变成了美即“立美”。使传统的“形”变成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中介结构”。宋光提出“立美”,与“审美”相对应,使两者形成一对美学范畴,无论是从中国美学还是世界美学,都是一大创举!为美学界所认可。他以美丽的丹顶鹤为喻,构思了一套未来的“五体协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自然本体论是两腿,人类学本体论是身子,认识论和驾驭论是双翅,价值论是头部。提出用“问题体系”代替教条主义的“主义体系”。


作为“匠哲”的宋光,不仅在哲学、美学、教育学,尤其音乐学上有理论上不朽的建树,他也是一个实践的拓荒者,他从问题出发,既有科学意义上的发现,也有技术上的发明。从宋光大儿子小刚那里获得的信息:宋光建立了很多不同领域的可操作性的技术模型,认为这些模型就是来表达其思想里“形而中”的,为了实现这些构思(形而中)  还置办了一批工具。这发端于在扬州的四清运动时——对那里的农村供销社丰富的工具产生了极大兴趣,四清结束的时候购买了一批工具:锯子、锤子、钻子、凿子、木错、铁错、刨子和制作箱子的配件:枣核钉、把手、撂吊 装箱背回北京。以至于在四清后流传着笑谈:除了水牛外,赵宋光把供销社买遍了!回家后,就开始制作落实他的数学教改方案用的新概念:质因积→小木牌,文革开始后又将两岸阵化身为双梁大算盘,位名序列木条(与算盘配合使用)。在七十年代末投身育民小学实验班教学的期间,更是用马粪纸板制作了大尺度的六块形态各异的直角三棱锥(即,《九章算术》中所说的鳖臑,六块可拼为长方体),指导木匠制作大型两挡算盘。从星海音乐学院卸任后,再次设计并高价聘请木工制作了三色木质的【三十六鳖臑】、地球经线分割模型、黄河治理的河道边坡水泥构件模型等一系列模型。
赵先生是一位风淡云清的哲人。他守独抱朴,孤往行驰。经常处于一种禅定状态,在禅定中与神通,有神助。他的思想和学术往往是因为有一种神启的力量在呼唤着他。他天赋异禀,灵性自植。在他的天赋、才华与欲望之间形成一种反比关系:欲望越低(守弱强),才华或天赋越高。首先,欲望低的人其天赋就会自然显现,创造力就越强。其次,天赋和才华要区分开来,所谓的才华,叔本华有一段经典的论述:灵魂觉醒,思想升华,人格独立,才是真正的才华。也就是说,真正的才华不是先天的资禀,也不是单纯的”庖丁解牛“般的技艺,而是灵魂的高贵、思想的高维、人格的高尚。宋光的欲望极少,所以他的灵魂是高贵的、思想是高维的、人格是高尚的。如果把把人生境界分成”四生“即生存(求真)、生活(求善)、生命(求美)和生灵(求贵)的话,那么宋光则超越了生存和和一般精神生活层次,而是活在美贵的生命和灵魂层次。他通过立美,建立一种中介结构,以实现人与灵魂的融合,让人过上一种合目的性的高贵生活。
宋光是“熟人世界”中的“陌生人”,他有数不清来自各个领域的弟子,但他们并不真正了解宋光,因为宋光的学术与思想不是预先给予的,而是在“探设”过程中逐渐呈现的。他也是“陌生人世界”中的“熟人”。国内很多学者都是慕其名而走向他的。很多都成为他的粉丝、崇拜者甚至是灵魂的同路人。


在常人看来,他外在的生活是清苦的,甚至黯然无光,但他内在生命的“孤火”无比灿烂。赵先生不让我们喊他院长、主席或教授等头衔,最喜欢我们喊他宋光。这既是一种谦卑,更是一种自由随性、学术人格的彰凸。宋光的“光谱”绚丽灿烂,用著名音乐理论家韩锺恩教授的话说:这是原光本体的发射,通过分有之后的个人直射、历史折射和后学映射再凝聚集成的“惟一的光”与“光的惟一”。
我和宋光的关系经历了“三级跳”:从“敬”,到“爱”,再到“亲”。可谓“亦师亦友亦知己  半慕半尊半倾心”。我1997年调来星海音乐学院,有幸安排与宋光同一栋楼同一个单元。他住对面五楼,我住二楼。由于他退休后经常受邀到外地讲学,在学校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只知道他读过北大哲学系,后转学音乐,当过本院院长和广东省音协主席,在音乐学界久负盛名,因此对他顿生敬意。后因为我从湖北调来不久,调任研究部副主任不到半年,由于主任周凯模考上了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我代理她负责科研和音乐所的工作。2001年正逢宋光70周年华诞,由我负责筹备并主持“赵宋光学术思想研讨会”。那次研讨会盛况空前,应邀和非应邀参加会议者200多人,在研讨会上,大家各叙己见,从不同视角和不同学科领域探讨了赵宋光学术思想。我为研讨会提供了一篇题为《<我属于马克思主义隐义学派>——论赵宋光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观》,当我写好给宋光看时,他很是满意,给予了充分地肯定。由于住的近,近水楼台先得月,我经常去请教他,希望得到他的指点。记得我在主持翻译由著名音乐学家于润洋、张前教授主编的《20世纪西方音乐学名着译丛》中彼得.基维《纯音乐:音乐体验的哲学思考》时,里面有大量古希腊文、古罗马和阿拉伯文字,我请教他时,总是不厌其烦地给我指导。由于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我逐渐从对他的“敬”转为“爱”。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人等,我把这些不同人等的伦理人格分为正负两大类六个不同层次:第一大类属于正向的三个层次是:可敬、可爱和可亲。有的人居其一,有的人居其二。但宋光则居其三。他是既可敬、可爱,也可亲的人。第二大类是属于负向的三个层次是:可恶、可恨、可鄙。有的人居其一;有的人居其二;有的人居其三,即既可恶、可恨,又可鄙。宋光不仅远离后三种伦理人格,而且还超越了前三种人格即单纯的伦理人格,而实现了真善美贵四重人格的统一。尤其他的晚年生活,更多的是过着一种怀瑾握瑜、充满爱的灵魂生活。
2017年在著名民族音乐学家田青的建议下,学院成立了“赵宋光学术研究中心”,学院在向宋光征求意见谁来领头当主任时,宋光推荐了我。开始我是婉言拒绝的,觉得我不是音乐科班出生的,很难担此重任。加之刚退休该享受人生,逍遥地过日子了。后来老人家几次电话请求我出山,考虑到德高望重的他的诚意与信赖,尤其考虑到他有一笔巨大的学术思想遗产需要去继承和发扬光大,我勉为其难地接受了推荐。7年来,宋光与我情同师徒、亲如父子。在他中风前几年,我们往来交流频繁。有一段时间,他每天给我电话,交流的内容既有学术的、思想的,也有生活的、情感的。中风后的几年,我经常到重症病房去看望他,尽管他不能交流,但双耳尚能辨出声音,大脑还有反应,每每露出激动的神情。我要感谢我和他的两个弟子金振宇和黎子荷多年来没日没夜地对宋光的守望,并精心呵护和照顾他,这种师生情谊在当代社会尤为可贵!
值得欣慰的是,在他生前,我带领我的团队完成了一系列有关他的学术思想研究活动:启动了宋光提倡的南国南亭雅集沙龙活动,举办了“四季论坛”,邀请了全国著名学者与宋光对话;协助音乐研究院帮忙宋光申请了并完成题为“民族音乐形态学人才培养”项目;完成了赵宋光《中国民族音乐形态学研究与阐释》的出版;完成了对宋光学术专题和口述史的访谈;主持并完成了广东省高校重大科研平台项目“赵宋光学术思想研究”,以专著形式的结题成果有两项:一是《一代匠哲——赵宋光学术思想研究文集》已于2023年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二是《与宋光对话——访宋光先生》待出版。已公开发表的研究宋光的论文成果40余篇。以上这些研究成果尽管尚欠功力,但冀望能作为“引玉”之砖,让宋光“沉睡的思想”被我们众徒所唤醒(韩锺恩语)!
宋光没有走,我相信他会像“九死还魂草”无限次的在历史中“复活”!在民族文化土壤中“复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复活”!
宋光没有走,他只是回到了另一个更高的、超越时空的的生命状态,正在越来越靠近造物主并与之对话。愿他在往生天国的途中一路走好!我还是用在他九十华诞时赠予他的一首题为“匠哲颂”的诗来缅怀吧!


《匠哲颂》

——为宋光九十华诞而作


您是一代匠哲,让尘封在历史深处古老的“匠心”,“独运”中重焕生机。您曾潜心研究《资本论》,从中发现马克思主义的“隐义”,认为“工艺学”是打开人类史发展的锁钥,大胆地宣称,自己“属于马克思主义隐义学派”的一个特例。

您提纲式构思了一套21世纪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用“五体协翔”的丹顶仙鹤作为喻意,从领域的问题入手,去批判“主义体系”的独断论题。您以自然本体与人类学本体为根基,认识论和驾驭论为两翼,把具有应然性的价值论,看做是人类指向的最终鹄的。

您如电脑般的大脑,有着电闪雷鸣般地记忆,您把思维敏感的触角,伸向跨学科和跨世纪。您用“探设”的目光,雄鹰般直击万里,您的“逾限”思维突破“囿限”,一步步去逼近,那不可言说的本体。

李泽厚是您的师弟,都在北大哲学系,你们都是学霸,从不争哪个是第一。你们一辈子都是朋友,哪怕观点是论敌,你们是思想王国的双子座,互相成就和荣耀对方。但学术上又自成一体,李先生夸您是学者中最聪明的人,有如苏格拉底,您却低调到尘土,毫不引以为奇。

您把形式逻辑辩证化,寻绎着思想的机理,您把辩证逻辑形式化,把玩着思辩逻辑的游戏,您以生成性的思维,去接通传统格定的主客两极。您矢志于“综合构建教学体系”,旨在为中国未来教育的复兴,揭橥一条真谛。您关于未来教育诗意的遐想,上应天时,下接地气。


“立美”,是你追求的美学上帝,一个个美学符号宛若天使,各司其职地,把你的美学伊甸园装点的如此灿烂和美丽。您把哲学美学化,让哲学打上中华美学文化的胎记。

您的胸怀澄澈宇际,满脑都是有序的数理逻辑。您有着斯宾诺莎式的爱,也与爱因斯坦和谐世界共振一个频率。您怀着审美乌托邦的梦呓,也实践着“立美”“数托邦”的希冀。倾其一生,就是为了构建一个充满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您杏坛耕耘,有着近七十年的履历,实践立美教育。您一辈子都在竭尽全力,培养了多少国之栋梁,到处都能收获到您曾播种的桃李。

您是祖国的骄子,曾用脚步丈量中华的大地,您的黄河情结,深深埋在心底。从工艺学出发,探设了一套黄河洪灾治理方案的设计。

您梦系蒙古大草原,把一道光的弧线射到那里。您为蒙古民歌编配钢琴伴奏。美丽的琴声天籁般漫彻在草原人民的心里。

您和您的同辈,托举起“中华乐派”的大旗。用四个支柱打造,敢与西方乐派比高低。您在东西之间,始终坚守着,西用与东体。

您的民族音乐形态学的研究,当今之世,无人敢匹。既超越了先人之俊伟,又绍接着年轻后生,策马扬鞭自奋蹄,在中国当代音乐史上,一定会有您华彩的一笔。

您的尘世生活,在常人眼里,显得如此的寒戚。您的生命,则宛若初放的莲花,散发着迷人的气息。您纯朴而高洁的思想,从来不沾染一丝俗气。您有趣而高贵的灵魂,像冬天夜晚里的篝火,驱散着人们精神的寒冷,照亮着人们无明的心际。

您晚年佝偻的身体,慢行在校园里,经常背着沉重的背包,从来不愿意让人拿起。您总是说,使命不完成,绝不让它从我身上撤离。


您诗化的语言,创造了一种神奇。一当转化为言语,就会像博尔赫斯所言,产生美轮美奂的魔力。它可以腾起火焰,在孤寂的夜空燃烧不息。您手握哲学家的利器,像吕洞宾一样点石成金。自植的灵根,让您在与宇宙冥契中,形上与形下,难分我和你。

作者系星海音乐学院教授、原“赵宋光学术研究中心”主任王少明2024年9月2日完稿于白云山麓



图片来源于网络


 END




2024年广东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

钢琴调修工种总决赛


“报名条件”请查看本公众号9月10日的内容(点击查看详情)

地址:广州市东山署前路33号2号楼905室
邮编:510080
电话:020—87650808
         020—87763252
邮箱:gdyuexie@163.com





特别鸣谢:

对2024年广东省钢琴调修竞赛给予资助的单位和个人:


单位:

广东科展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5000元

广州市罗曼士乐器制造有限公司    ¥3000元

广州市威柏乐器制造有限公司       ¥3000元

禾乐文化发展(广州)有限公司    ¥3000元


个人:

李爱群    ¥3000元

陈维深    ¥1000元

赵志勇    ¥1000元

吴连群    ¥500元

丰帆       ¥500元

徐婉儿    ¥500元

梁宇薇    ¥500元

截至发布前,合计  ¥21000元。


Thank You








 


清远市是广东占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是广州的“后花园”,是大湾区辐射范围的后起之秀,发展潜力巨大。



清远工会-新征程








  感谢广州市罗曼士乐器制造有限公司

对本公众号的资助与支持!





图为广州市罗曼士乐器制造有限公司厂区


广东省乐器协会微信公众号由

全国知名爱丽丝琴弦制造企业

——广州市罗曼士乐器制造有限公司

独家资助与支持!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