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州长格雷格·阿博特(前排右二)签署法案

图像来源,Office of the Texas Governor

图像加注文字,8月26日,德州州长格雷格·阿博特(前排右二)签署法案。

    • Author, 张梦晨
    • Role, BBC Global China Unit

二手车行老板袁军(Jason Yuan)把电池端最后一颗螺丝拧紧后合上汽车引擎盖——这是他再熟悉不过的日常。

他在中国出生,后来入籍美国,德州一直让他有家的感觉。但当地最近通过的一则法令却动摇了他对这里的信任。

德州参议院通过的2025年17号法案(SB17)9月1日生效,限制来自中国、伊朗、朝鲜和俄罗斯的个人与公司购买及租赁房产。

官员称该法案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但对像袁先生这样的人来说,它传递出一个歧视讯息——他这样的人不受德州欢迎。

民主党籍的德州众议院议员吴元之(Gene Wu)带头反对该法案,他说:“这反亚裔、反移民,而且专门针对华裔美国人。”

Skip 热读 and continue reading

热读
  • Female soldiers from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shout as they practice for an upcoming military parade to mark the 80th Anniversary of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and Japan's surrender, at a military base on August 20, 2025 in Beijing, China.
    习近平在世界舞台的重大时刻前夕,北京收紧市内管制
  • 照片中,莫迪身穿白色库尔塔外搭蓝色背心,口袋里插着一方金色手帕;习近平则身穿深蓝色西装、搭配酒红色领带。两人站在蓝色与橙色交错的背景前,对着镜头微笑。
    莫迪为何进津却不入京,中印互动背后的“特朗普因素”等观察重点
  • 金正恩笑
    金正恩已乘火车进入中国 朝鲜领导人70年来首次参加中国阅兵
  • 一名年轻男子戴着太阳帽和眼镜,身穿白色短袖T恤套在长袖衬衫外,左手戴着手表,握着黑色鱼竿在码头上钓鱼,对着镜头微笑。他身后是一艘蓝色长船,船身上有白色字母“C.M.L.”,大型吊车正在船只上方作业。
    中国海军以惊人速度扩张,正在追上美国

End of 热读

吴元之告诉BBC,这项新法案可能损害商业经营。原本能为该州带来数百万美元投资的公司,正寻找其他选项。

吴元之坐在办公桌,凝视着电脑。
图像加注文字,德州众议员吴元之带头反对该法案。

SB17于今年稍早时间提出,并于6月20日由德州州长葛雷格·艾伯特(Greg Abbott)签署。他称这是“全美最严厉的禁令”,用来阻止外国“敌对势力”。

该法案禁止来自被明确列为国家安全威胁的国家的部分个人与机构在德州购入房产——包括住宅、商业空间与农地。同时也限制其租赁房产时常不得超过一年。

中国是首个被点名的国家。法案指控北京利用“强制性、颠覆性和恶性影响活动来削弱美国”,试图在经济、军事和政治上超越美国。

违反法律者可能面临超过25万美元罚款或监禁。

美国公民与绿卡持有人获得豁免,持有效签证者仍可拥有一处主要居所。但反对者表示,不管有无这些例外条款,法案本质上就是歧视,任何被认为“长得像华人”的,都可能遭受不公平审视。

今年7月,非牟利组织华美维权同盟(Calda)代表三名来自中国的签证持有人提起诉讼,指出该法违宪。

法官支持州检察长的立场并驳回此案,称原告是居住在德州的学生签证与工作签证持有人,他们不会受到该法影响。

因此,三名原告目前似乎已获豁免。然而,对于其他来自该四国的美国签证持有人来说,法律条款缺乏明确解释,仍存在不确定性。华美维权同盟表示它已经提出上诉。

受新法影响最大的是中国公民。截至2023年,德州至少有12万名居民出生于中国大陆。

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毕业生李沁琳(音译,Qinlin Li)是起诉SB17违宪的原告之一。她说自己第一次得知该法案时感到震惊。

“如果没有基本人权,那就等于回到150年前,我们就像当年的铁路工人。”李小姐说。

她租住在奥斯汀郊区一处安静住宅区的房子里。由于忙于工作与诉讼,她直到租约到期前两周才开始寻找符合需求的新住处。

诉讼被驳回时,她正在搬家。虽然法院裁定她不受法案影响,但她表示整个过程对她的心理造成打击。

“我觉得这会阻碍人们来这里读书或工作,因为光是想到这些麻烦就够头痛了。”她说。

袁军则在车行工作之外投身社区运动。法案通过前,他曾带领群众在德州州议会大楼外集会,并在公众听证会上作证,告诉委员会这项新土地法应该叫做“2025年版排华法”。

1882年,美国通过《排华法》。这项因反华情绪而催生的争议法律禁止中国劳工移民入境。

“仅仅因为出生国而禁止像我这样的人拥有房产,这本质上就是歧视。”袁军告诉BBC。

他还担心两个孩子的未来。他最近一次在集会发言时,13岁的儿子就站在他身后。

“我告诉大家,这一切都值得,”袁先生说,“未来当孩子们面对歧视、被人针对时,我会告诉他们,这就是反击的方法。”

袁先生在讲台上演讲,身后抗议者举着标语

图像来源,Ning Li

图像加注文字,袁军5月在奥斯汀州议会大厦外的反对SB17集会上发表演讲。

因为至少三分之一的客户是中国移民,作为小企业主的袁先生也担心法案对其财务造成冲击。

“这是一个华人社区企业主所依赖的生态系统。”他说。

除了小生意,中国跨国公司也可能直接受到冲击。

根据德州政府的一份报告,2011至2021年间,34家中国公司在当地向38个项目投资共27亿美元,并创造4682个就业机会。

据报导,一些中国公司正在寻找德州以外的地方投资。

位于达拉斯的地产经纪林南希(Nancy Lin)告诉BBC,她接触的几位中国潜在客户已暂停投资计划,其中包括涉及电动车与太阳能板产业的项目。

“这个事(如果)解决不了我觉得中国企业就比较难再进入咱们德州了,原来已有的那些他没法续租了,他要续租的时候就只能不超过一年。”

华裔美国人争取土地拥有权的斗争已经持续一个世纪。

德州此前的外国人土地法限制非美国公民购买土地,到1965年遭废除。它后来被认定“不合理且带歧视性”,并且“不利于经济发展”。

州长艾伯特表示,他的首要任务是保障德州人的安全。

在回应BBC提问时,他的办公室引用了先前声明,包括一份新闻稿,称包括中国在内的“敌对外国势力”不可被允许在德州拥有土地。

保守派智库“德州公共政策基金会”(Texas Public Policy Foundation)的查克·德沃(Chuck DeVore)支持该法案,强调须要“确保敌对政权远离我们的军事基地、农田与基础设施,包括德州德里奥(Del Rio)的拉夫林空军基地(Laughlin Air Force Base)和为德州供应粮食的牧场”。

2016至2018年间,中国商人孙广信在德州购入14万英亩土地建设风电场,其中包括拉夫林空军基地附近的土地。这项备受争议的交易引发了SB17的提案。

该项目最初获得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批准,但德州在2021年通过法律,禁止与某些外资公司在“关键基础设施”领域达成协议,孙的计划因此受挫。

2024年,德州联邦参议员约翰·柯宁(John Cornyn)表示,孙作为中共党员和中国军方前高级领导人,可能代表中国政府有其他可疑的监视计划。

孙广信反驳了这些说法。他的一家子公司在2024年提起诉讼,强调美方已经采取缓和措施,并认定该计划不构成国安威胁。

华盛顿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一项调查从公开来源收集了2000至2023年间中国针对美国的224起间谍案。

国安专家认为,中共对美国的威胁近年来有所增加。

“风险是真实存在的。”美国联邦调查局前北京办事处负责人霍尔登·特里普利特(Holden Triplett)告诉BBC。

“针对美国的次国家层级目标,已日益在情报界成为趋势。这个层级的个人与团体往往对风险认识不足,更可能建立关系。”特里普利特说。

但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的派屈克·图米(Patrick Toomey)表示,就SB17而言,一些官员错误地将中国人等同于中国政府。

“没有证据显示,中国人在德州拥有或租赁住宅房产会危害国家安全,”他说。

专家还从监管职能角度质疑德州新法的必要性。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学者莎拉·鲍尔勒·丹兹曼(Sarah Bauerle Danzman)表示,这类问题更适合由联邦政府处理,以避免司法管辖重叠。

SB17并非美国首个同类法案。

根据美籍华人非政府组织“百人会”(Committee of 100)的数据,自2021年以来,多数由共和党控制的全美26个州已通过50项限制外国人拥有房产的法案,当中主要针对中国。

大多数州的法案在2023年后通过,同年,一个中国侦察气球飞越北美领空。该事件标志着美中关系的新低点。

特朗普政府也表示,计划禁止中国公民购买美国农地。

“德州的法律应该敲响警钟,”图米说,该法案以虚假的国安理由为武器,针对亚裔移民与其他社群。

袁先生认为,如果华裔美国人不站出来抗争,德州新法可能会导致其他州通过类似法案。

例如俄亥俄州正在考虑针对“敌对国家”的禁令,范围更严格,对象甚至可能包括绿卡持有人。这已引起活动人士抗议。

“他们正试图重写民主规则,”袁先生说,“但我们仍有机会改变走向。否则,美国会变得更像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