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者呼吁把第二语言设为必修课

Te Aro Primary students with MLA Chinese teacher Jingwen Zhang.

学生参加2017年的新西兰中文周活动。
Photo: RNZ Lynda Chanwai-Earle

在新西兰迎来2025年中文周(New Zealand Chinese Language Week)之际,教育工作者和语言专家再次呼吁,新西兰应该从中学开始,把第二语言课程设必修课。

这一提议包含在周一发布的【新西兰未来的语言学习】(Language Learning for New Zealand’s Future)报告中。

该报告汇集了近日在奥克兰举办的”新西兰未来的语言学习论坛”的成果。论坛吸引了100多位教育工作者、语言学家、商业领袖、政府官员和青年代表参加。

该报告呼吁,将第二语言的学习纳入国家课程体系,作为7年级至10年级学生的必修课,每周安排三到四个小时的课程学习。

报告还指出,目前新西兰教学大纲并未强制要求学习语言学科,也不将其计入读写能力认可的大学入学学分。

报告还强调,应加强所有第二语言的教学,包括太平洋语言。

其他建议还包括建立多样化的学习路径、扩大教师队伍的人才供给,以及制定一整套全面的国家语言政策。

St Peter’s College was the first high school to launch a Confucius Classroom in Auckland.  Since March 2014, 500+ boys have studied Chinese from Year 7 to Year 13.

学生在奥克兰St Peter’s College高中学习中文。
Photo: Supplied

“语言是课程大纲中八大学习领域中唯一没有被设为核心学科的课程,” 新西兰语言教师协会(New Zealand Association of Language Teachers ,简称NZALT)的主席Juliet Kennedy表示, “这一教育政策上的缺口正在让新西兰在学术、文化和经济上付出代价。”

她表示:”政府在语言教学方面展现强有力的领导力和承诺,是推动改变的关键。当前的课程改革正提供了一个弥补这一缺口的机会。”

这份报告的发布,正值政府推动在全国范围内强制实施新的结构化读写课程之际。

2018年,时任国家党教育事务发言人的Nikki Kaye提出一项 法案,提议第二语言学习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成为必修课。

该提案要求学校教授十种”优先”语言中的一种,具体名单尚未确定,但毛利语和新西兰手语被认为很有可能会被纳入其中。

尽管国家党在2017年大选后处于反对党地位,但该法案仍获得工党、行动党和绿党的一致支持,并通过了一读。

然而,2021年,工党在教育与劳动力专责委员会的成员建议该法案不再推进。

Auckland’s Papatoetoe North School offers two bilingual Hindi classes for Year 3 to Year 6 students.

奥克兰Papatoetoe North School学校为3年级至6年级的学生开设了两门双语的印地语(印度语言之一)语言课。
Photo: Supplied

在2023年大选前夕,国家党似乎已搁置其曾大力推动的第二语言法案。

教育部长Erica Stanford的一位发言人表示,目前并未考虑这一提案。

新西兰教育部也确认,没有计划推行第二语言必修课。

教育部Te Poutāhū课程中心代理总经理Hayley Welch表示,”教育部对学校教授第二语言没有强制性要求,但所有学校都应该致力于为7年级到10年级的学生提供学习第二语言或其他语言的机会。”

“教育部依然致力于在教育上体现新西兰的多样性,” Welch表示,”我们关注新西兰的课程大纲在未来如何更好地融入更多的语言,也欢迎社区与我们就此问题进行持续性的探讨。”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