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深圳人大代表活动月近日收官。这个连续举办了十三年的深圳人大品牌活动形式不断创新,内容愈发充实。20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为“十五五”规划聚智聚力,为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发挥资源链接优势促成合作,用亮眼的履职成绩单展示了先行示范区人大代表的智慧和担当。
市、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带头履职,以各种形式参加六大重点领域的系列活动,深化拓展“两个联系”,夯实人大工作民意基础。
为“十五五”规划聚智聚力
“十五五”新篇待启,如何更好擘画未来发展新蓝图?市人大常委会向各级人大代表发出“我为‘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的倡议,得到代表们的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共收到各级人大代表意见建议超过1000条。
“人工智能时代,要加快公共数据开放和企业数据流通。”“规范电动自行车管理是城市治理的一道‘必答题’。”在一次次调研、座谈会中,代表们广泛收集民智民意,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这些建议体现专业深度,25个人大代表行业和产业联系点结合各行业产业的发展,提出探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深圳路径”。这些建议也厚植民意基础,代表们通过“家、站、点”收集的民生类建议占比超30%,切实反映出群众的关切。市人大常委会将对征集到的代表建议进行梳理、分类、研究,推动合理的建议纳入“十五五”规划草案。
助力“百千万工程”促成多项合作
今年是“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代表活动月期间,在市人大常委会的倡议下,深圳各级人大代表分别到汕头、河源、汕尾、潮州调研,开展助力“百千万工程”工作。
参与调研的,多为各行业和产业联系点的驻点代表和驻点企业负责人,他们熟悉所在行业发展情况和现实需求,又经过前期扎实调研,很快就寻找到了合作机会。比如,在市人大代表人工智能产业联系点的牵线搭桥之下,深圳多家人工智能企业与汕头澄海玩具企业签下意向合作协议,以AI大模型赋能玩具应用。
据不完全统计,市人大代表推动深圳企业在对口合作地区签署23项产业合作协议,涉及金额超亿元,探索出一条“人大搭台、代表助力、产业帮扶、互利共赢”的代表履职新路径。
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展现代表担当
产业兴则经济兴。将代表联系点建在产业链上,是市人大常委会近年来的一项创新工作。目前,全市已建立市人大代表行业和产业联系点25个,基本涵盖了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等现代产业体系的多个核心领域,为专业代表发挥作用搭建平台。
代表活动月期间,各人大代表行业和产业联系点的调研、座谈、建议督办、为“十五五”规划建言等活动持续开展,瞄准产业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据不完全统计,共开展调研200多场次,形成34篇专项调研报告。
前不久,在市人大代表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联系点召开的基层人大创新工作交流推进会上,一批人大代表行业和产业联系点的好经验好做法“晒”出来,在分享、交流中进一步改进、完善和推广。从代表的发言中可以看出,这一个个小小的联系点的履职成效不断提升,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展现代表担当。
议事会中解民忧促发展
南山区西丽街道群芳街路面曾经凹凸不平,稍不留意就容易摔倒。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高铁新城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召开代表议事会,并达成共识。经过协调,两周后,破损的路面就修整一新。居民和代表还联合成立“监督队”,定期检查道路养护情况。
代表活动月期间,这样的代表议事会在各个“家、站、点”和产业联系点全面铺开,不仅紧盯群众“急难愁盼”, 也“会诊”行业产业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共同商讨解决之道。
前不久,在市人大代表生物医药产业联系点举行的代表议事会中,人大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金融机构代表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话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路径。不少企业与金融机构达成了初步融资的意向。
融资难是困扰中小微企业的“老大难”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在各产业园区、产业联系点,通过代表议事会的形式,“政银企”联动,已达成融资超1.1亿元,惠及30余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