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爱国主义之基 践行科研报国之志

  在全国博士后制度实施40周年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凝聚博士后人才爱国奉献、创新创造的精神力量,8月31日,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增强国防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广州市百名博士后进军营暨全市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本次活动创新融合国防教育与学术交流,搭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平台,引导博士后人才在深入军营中夯实爱国根基,在对接实战中锚定科研方向,为服务国家战略、赋能产业发展注入“博士后人才力量”。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汪志明出席并致辞,党组成员、副局长林念出席。

  体验国防实践,激发“科研报国”思考

  作为广州市首次组织博士后群体走进军事一线的实践探索,本次活动安排百名博士后参观军营、与部队战士面对面交流,直观了解国防建设现状与科技强军需求。“走出实验室、走进军营”的跨越,不仅让博士后感受到国防建设的硬核实力,更促使他们跳出理论视野,聚焦实战应用与技术转化,为实现科研成果与国家战略需求对接提供鲜活的现实视角。

  访旧址听分享,凝聚“爱国奉献”共识

  活动将厚重的历史感与鲜明的时代性相结合,引导博士后人才在回望与对照中坚定科研报国信念。在黄埔军校旧址,革命先辈为民族存亡不惜牺牲的奉献精神,深深震撼了每一位科研工作者。从历史回到现实,活动特邀广州实验室周荣研究员作主旨演讲,兼具部队转业干部和博士生导师双重身份的周荣研究员,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从军报国”到“科研报国”的成长历程,他结合在国家传染病防治与新药创制领域的科研实践,讲述了将国家需求转化为科研攻关方向的切身经验,为博士后群体树立了鲜活榜样。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精神与行动的融合,进一步激发了博士后群体创新报国、服务大局的使命感和主动性。

  聚焦国家战略,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科技强军离不开前沿创新领域的支撑。博士后群体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其专业知识和研发能力可为部队装备升级、信息化建设与技术创新提供重要助力。本次活动聚焦“科技强军”主题,汇聚政府、军队、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等多方力量,构建起“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机制。来自广州海洋实验室、金发科技、视源电子、华睿光电等单位的优秀博士后代表,分别就海洋工程、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作专题报告,开展跨领域学术交流,共同探索科研创新与国防建设相结合的可行路径,积极助推科技成果向实战能力转化。

  本次活动,通过以“学位”对标“战位”、推动“博士”对话“战士”,不仅增强了博士后的国防观念与爱国情怀,还促进了人才、科技、军事需求深度交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汪志明指出,这是广州推动博士后人才建设与国防建设深度融合的一次创新探索。未来,广州将继续为博士后人才搭建“爱国奉献有平台、创新创造有空间”的发展舞台,引导更多博士后人才扎根大湾区、服务国家大局,以实实在在的科研成效践行报国之志,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广州创新探索百名博士后进军营国防教育活动暨全市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1.png

广州创新探索百名博士后进军营国防教育活动暨全市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2.png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