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声资本主义”与跨域华人——邵氏公司的实践(1930-1970)

自1920年代位于上海的天一公司开始,邵氏公司逐渐以香港和新加坡为据点,建立电影制作、发行与上映的垂直整合模式,将有声电影融入包括游乐场在内的休閒娱乐事业体系,于二战前在东南亚打造影声资本主义的雏型,战争结束后邵氏公司更加快步伐扩大版图。冷战开启后,文化机制成为各方争取与管控的对象,邵氏公司面对内外环境与政经情势的剧烈变化,进而将电影制作的重心转向“国语”电影。大受欢迎的“国语”电影,协助凝聚“中国”各地与海内外的华人,建构能左右逢源的“文化中国”想像共同体,对此时的海外华人产生相当影响。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