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球迷期待已久的西安国际足球中心,终于迎来了令人振奋的重磅消息。
2026年亚足联U23亚洲杯预选赛D组的比赛,将于9月3日至9日在西安举行。此次赛事由中国承办,赛区经中国足协遴选并报亚足联批准,D组包括中国队、澳大利亚队、东帝汶队和北马里亚纳群岛队。亚足联公布的赛程显示,中国队在小组的三场比赛全部安排在西安国际足球中心,这意味着这座拥有6万个固定座位的专业足球场将迎来它的国际赛事首秀。
首场比赛将在9月3日19:35(周三)进行,中国队对阵东帝汶队。随后分别在9月6日(周六)和9月9日(周二)晚上迎战北马里亚纳群岛队与澳大利亚队。此外,D组的另外三场比赛将在沣东足球公园举行。尽管名为“公园”,沣东足球公园却配备了高标准的专业足球训练设施,是西安国际足球中心的重要配套场地。该公园于2023年投入使用,建筑面积达6.8万平方米,符合国际足联专业场地标准,拥有2块11人制天然锚固草足球场以及多块人造草训练场,是西北地区唯一具备世界杯级别锚固草坪和先进灯光设备的训练基地。
此次U23亚洲杯预选赛共设11个小组,每组第一名及4个成绩最优的小组第二名将晋级明年在沙特阿拉伯举行的决赛阶段。体育媒体分析认为,中国队若能稳定发挥,顺利击败东帝汶和北马里亚纳群岛队,并在对阵实力强劲的澳大利亚队时至少取得平局,晋级大概率可期。
其实,早在预选赛抽签时,西安国际足球中心的身影便已暗示其承办赛事的可能性。中国足协发布的抽签海报上,D组四支队伍的信息背景正是西安国际足球中心,尽管当时尚未官方宣布比赛场馆,但选择一座专业的国际级球场作为比赛地,无疑是最合理的决策。
在赛事门票方面,目前票务细则尚未公布,但结合以往大型足球赛事的惯例,票务通常会在开赛前约半个月开始发售。
自今年2月12日西咸新区与陕旅集团签署西安国际足球中心运营合作协议以来,陕体集团正式获得了足球中心的经营权。根据协议,足球中心将通过引入高水平赛事和职业俱乐部主场激活场馆运营,带动体育培训及产业链发展。目标是在今年5月前举办一场测试赛,之后每年举办2场国际高规格足球赛事及10余场大型文体活动。实际上,5月4日,一场青少年女足交流赛已经在西安国际足球中心闭门举行。6月初,运营方陕体集团召开了项目推进暨奋战三十天工作动员大会,预示着7月或将成为足球中心投入使用的重要时间节点。
作为陕西首座专业足球场,西安国际足球中心对于本地职业足球俱乐部尤为重要。此前,陕西联合足球俱乐部曾宣布将在2024年中乙联赛期间分阶段将主场设于该足球中心,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尽管有关于主场变更的流言不断,球迷们依然抱有期待和信心。官方层面也给予明确支持,市体育局表示将持续推动职业足球发展,确保足球中心投用后,陕西联合队能够顺利完成主场迁移及赛事保障。
这座足球中心位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复兴大道,占地280亩,总建筑面积26.8万平方米。其主体建筑设有6万个固定座位的主场馆,辅以两个国际标准训练场、地下车库及商业配套设施。设计方面,由英国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联手iDEA建筑事务所和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共同打造,标志着扎哈事务所首个在中国落地的体育场馆项目。
设计理念融合“周秦圣殿、汉唐雄风”元素,穹顶呼应华夏上古天圆地方的哲学,屋檐造型借鉴周秦时期大跨度弧形,顶纹与立柱则沿袭秦汉与隋唐建筑特色。内部取消了传统跑道,确保看台与绿茵场的距离更近,营造更具沉浸感的观赛氛围。座椅采用红白两色配搭,三层看台座椅还巧妙形成巨型钟楼剪影,彰显西安城市地标的文化底蕴。
想象一下,当球迷的呐喊和欢呼汇聚于这片热土,足球的激情与历史文化的厚重感交织激荡,这一刻的到来是陕西球迷们长久以来的期盼。
而西安国际足球中心的意义远不止于成为陕西职业球队的主场或承办U23预选赛。陕体集团强调,未来将通过市场化运作,吸引和打造具备国际化、高规格的足球赛事及系列文化活动,使足球中心成为全民健身、城市升级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标杆。高水平的国际赛事不仅能聚拢人气、提升城市知名度,还将助力区域文体旅游产业升级,推动城市片区规划发展。西安,这座被誉为“超白金球市”的城市,其足球地标无疑将再次焕发光彩,静待哨声响起,迎来全新的辉煌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