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网络十种诈骗手段

  张家口新闻网记者 赵娜 通讯员 杨卫红

  如今,随着网络的日益发达,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实施诈骗的案件日益增多,并且花样百出,令人防不胜防。特别是春节临近,骗子蠢蠢欲动,手段不断翻新。近日,记者采访了桥西公安分局,民警结合发生在我市的10种常见网络诈骗案,对网络骗局进行揭秘,希望让广大张家口市民在遇到这些诈骗的时候,要提高警惕,免遭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案例一:盗取QQ,冒充好友借钱

  张家口市民李先生打开电脑就会将QQ打开。一日,他看到一个久未联系的好友头像突然闪动起来,李先生看到“朋友”打招呼,便不假思索地聊起天来。然而,没聊几句朋友就称有事想向李先生借钱,李先生也没有多想,便将钱汇入“朋友”提供的帐号。后来,李先生打电话与朋友联系,才得知朋友的QQ号被盗了,也从来没有向李先生借过钱,李先生才知被骗。

  警方提醒:冒充亲朋好友实施诈骗,诈骗手段较为隐蔽,迷惑性极大。广大张家口市民遇上此类事情,一定要仔细核实对方身份,拨打其常用的手机号进行确认,不要随便向陌生账户转账或汇款。

  案例二:网上投资,高额回报是陷阱

  去年11月初,陈先生在网上看到有一家名为“XX投资理财公司”的网站,其中投资公司许诺的高额回报吸引了陈先生。最初陈先生只是进行小额的交易,经过多日的交易,陈先生投资了70余万元,对方如约返还了5万元。就当陈先生放下戒心,继续投资时,该网站于却突然关闭了,这才知道被骗。

  警方提醒:一些网络投资公司以高额回报做为诱饵,并用少量的分红取得受害人的信任,最终骗取投资人更多的钱财。警方提醒张家口市民遇上类似的事情时,一定要谨慎,仔细辨别真伪,莫要被高额的回报所蒙蔽。

[!–empirenews.page–]

  案例三:网购后,假意退款设骗局

  去年8月份,常女士在网上购物后,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称常女士网购时支付没有成功,需退款再重新支付。随后,对方通过QQ给了常女士发来一个退款网址,让常女士直接点击进行退款,常女士进入网址后,按照提示操作输入银行卡号、密码和验证码,可是对方屡次称常女士操作有误,常女士先后进行了6次操作,结果发现银行卡被转走近万元。

  警方提醒:如今很多张家口市民都热衷于网购,不法分子利用向受害人发送假网址,从而骗取钱财。张家口市民遭遇支付不成功时,一定要确认打开的网址是否是真的,一旦对方要求反复打款,就要及时停止操作,以免遭受损失。

  案例四:网购特价品,被骗近万元

  去年,张女士在家中通过手机上网,微信圈内,一微商称有特价的苹果6,只需4500元。张女士心动了,于是支付了4500元。随后,张女士又觉得有疑惑,怕受骗要求微商退款,对方先称钱还未收到。第二日,张女士再次联系这家微商,要求退款时,对方又称不知哪笔是张女士的,让张女士再存入一笔钱,以确定帐户。张女士信以为真,转入第二笔钱后,对方又称银行升级,需存够1万元才能退款,就这样被堆放忽悠多次,张女士才意识到上当受骗了。

  警方提醒:张家口市民在进行网购时,应尽量在信誉好的购物网站购物,并在购物前对交易网站和交易对方的资质进行全面了解,对于商品价格与市价差距过于悬殊或不合理时,更应小心求证,切勿贸然购买。

[!–empirenews.page–]

  案例五:网办信用卡被套现

  刘先生做小买卖,需要筹集资金大批进货,可是手头没有多余的流动资金。网上一条代办信用卡透支的小广告吸引了他。小广告称,代办机构可以帮助办理各个银行的高额度信用卡,只需要身份证即可,而且办理的周期短。刘先生信以为真,便让对方帮助办理一张高额的信用卡。为了办理信用卡,刘先生将自己的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等个人信息告诉了对方,并缴纳开卡费等相应费用。两三天后,对方打来电话,告诉陈先生信用卡已经办好,需向卡内存入一定的金额,陈先生按照对方的提示操作,还交将手机验证码告诉了对方。结果,陈先生存入卡内的一万元被转走。

  警方提醒:办理信用卡一定要到正规银行,按照正规的程序去办理,切勿贪图一时方便给骗子留下可趁之机。

  案例六:网上征婚被诈骗

  去年2月,小李通过一家婚恋网站认识了一名男子。经过一番交谈,小李觉得对方还不错,于是两人开始交往。一个月后,男子称他在外地开的商店就要开业了,希望小李能送花篮或花牌来庆祝,并提供给小李一家花店的电话。小李得知后,欣然答应。拨打了花店电话后,咨询到的信息与男友提供的信息一致,取得小李的信任后,花店老板给小李提供了一个转帐帐号,小李便将订花篮的钱汇入了该帐号,结果再联系“男友”是却再也联系不上了。

  警方提醒:当对方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提出借钱时,要高度警惕,不要轻易将钱借给对方,或是向对方提供的账户汇款;如果借钱的话,需要保留借条或是汇款时的汇款单据,聊天记录和短信也最好保存下来;如果一旦发现被骗,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empirenews.page–]

  案例七:网上兼职刷信用被骗

  高女士在上网时,看到网上一条招聘兼职工作的信息,信息里表示每日收益可达二三百元。看到这么容易赚钱,高女士动心了。她通过QQ与对方联系,对方让高女士在网上购买移动充值卡等指定商品,然后返还本金和提成。最初,在高女士购买了产品后,对方依约返还了本金并给与了提成。当高女士再次购买时,对方称此项业务被锁定,需高女士再大量买进,当高女士再次购买后,对方又称数量还不够,要求继续买。再次购买后,陈女士却迟迟未等到对方的回话,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警方提醒:网上兼职骗局很多,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千万别被“高薪”蒙住了双眼。

  案例八:网上办理小额贷款行骗

  去年11月,小郑在“易贷网”网上申请小额信用贷款,在申请贷款时,对方让小郑办理一张邮政银行卡,并在卡内存入2万元,然后让小郑拨打客服电话,按照提示拨键,跟着语音提示操作,输入了新办的邮政银行卡的卡号、姓名、身份证等个人信息,最后收到2万元被转走的信息。

  警方提醒:不要轻信网上贷款信息,对网上信贷公司要认真核实,千万不可在未收到贷款就将保证金或利息支付给对方,一旦遭遇此类诈骗应及时报警。

  案例九:网上找工作被骗

  小刘在手机网址上看到我市某单位招聘服务生,求职心切的小刘按网址上的电话号码给对方回了电话,对方告知小刘需要报名费、押金、好处费等。小刘其向对方提供的账号汇入1万元,可再次拨打电话时,却被告知电话已经停机,小刘再也无法联系上对方了。

  警方提醒:广大待就业人员通过网络找工作时,一定要多留心,要尽可能通过多种渠道核实招聘信息。

[!–empirenews.page–]

  案例十:谎称网银密码器升级

  张家口市民张先生接到一条让其升级办理某银行网上银行的密码器的信息,对方给张先生发了一个网址,张先生按对方要求操作后,卡内的钱被通通划走。

  警方提醒:年中、年末各大银行将会对网上银行系统升级,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发布假信息让张家口市民上网升级而骗取费用。张家口市民在接到类似短信后,一定要与银行客服中心联系,确定无误后再操作,以免上当受骗。

编辑:su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