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10日电(“新华视点”记者杨金志、陈菲)“奥巴马女郎”、“兽兽门”、“阎凤娇裸照门”、“凤姐”、“犀利哥”……这些原本籍籍无名的人物在一夜之间暴得大名,真的是网民自发“围观”热捧导致的吗?
调查显示,大多数类似热点事件的背后,都有“网络炒家”的精心策划和推动。“炒家”们雇用“水军”炮制热点事件、捧红各色人等,在实现“客户”利益的同时获得自身利益。专家认为,“网络炒家”的所作所为,在本质上与大户操纵股价、开发商雇人排号并无区别,而建章立制、行业监管和企业自律亟待跟进。
案例:一个“网络红人”的出炉
2009年末,所谓“奥巴马女郎”突然在网上走红。
网络安全部门的调查显示,2009年11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来上海与青年互动交流。海南一家网络炒作公司事先让参与交流活动的上海交大学生王某某占据奥巴马身后较佳的拍摄位置,并在交流活动当日,通过媒体安排一名公司人员进入场馆,拍摄了多组王某某在现场的照片,于当晚以“奥巴马女郎”为题在境内各大网站论坛广为张贴。
2009年11月24日,这家炒作公司又在网开设了王某某的个人博客,借王的名义从“受害者”、“希望安静生活”等角度撰写博文,两天内该博客就突破600万的访问量。12月4日,为了延续新闻的热度,炒作公司又抛出了“王某某承认自我炒作”、“男友资助10万元策划经费,另一个机构也出资10万元”、“某大型报社摄影记者帮助王某某炒作”等一系列“内幕消息”,使得“奥巴马女郎”再次成为网络焦点。
据调查,“奥巴马女郎”王某某出生于1987年6月,上海某大学在读研究生。她与网络炒作公司签署协议后,支付给网络公司约40万的炒作费用。网络炒作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为胡某,上网地址位于海南省。该公司共有十几名员工,主要活动地点也位于海南省。
北京市网络新闻监管中心工作人员雷鸣表示,炒作“网络红人”一般都有如下几个步骤:锁定有特点的人物和事件,做出网络策划营销方案,为其量身定做个性语言、广告词;选择人气旺盛、容易引发关注度的网站和论坛发帖,雇佣“网络水军”发帖、转帖、跟帖,使帖子持续保持关注度;最后,“网络红人”成功转型为现实中的明星,参加代言、演出等活动,炒作公司、“网络水军”和“网络红人”实现利益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