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基础知识ipv6路由协议的详细介绍-免费阅读

  

【正文】
IPv6的PIMDM与IPv4的基本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协议报文地址及组播数据报文地址均使用IPv6地址。它的目的是使IPv6路由器采用MLD来发现与其直连的IPv6组播监听者的出现,并进行组成员关系的收集和维护,将收集的信息提供给IPv6路由器,使组播包传送到存在IPv6监听者的所有链路上。用于发布可达路由及下一跳信息。 TLV是在LSP(Link State PDUs)中的一个可变长结构,新增的两个TLV分别是: IPv6 Reachability(TLV type 236): 类型值为236(0xEC),通过定义路由信息前缀、度量值等信息来说明网络的可达性。 OSPFv3和OSPFv2的不同主要有: 修改了LSA的种类和格式,使其支持发布IPv6路由信息 修改部分协议流程,使其独立于网络协议,大大提高了可扩展性 主要的修改包括用RouterID来标识邻居,使用链路本地(Linklocal)地址来发现邻居等,使得拓扑本身独立于网络协议,与便于未来扩展。大多数RIP的概念都可以用于RIPng。 为了使ISIS支持IPv4,IETF在RFC1195中对ISIS协议进行了扩展,命名为集成化ISIS(Integrated ISIS)或双ISIS(Dual ISIS)。 为了提供对多种网络层协议的支持,IETF对BGP4进行了扩展,形成BGP4+,目前的BG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