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六年十一月(372年1月),桓温废黜晋废帝为东海王,率百官到会稽王府奉迎司马昱。司马昱即日即位为帝,是为晋简文帝,改元咸安。然而,司马昱虽为天子,却如同傀儡皇帝,未敢多言,更怕又被桓温所废。
桓温诛灭了与司马皇室亲密的殷氏和庾氏,威势达到高峰。司马昱见荧惑入太微垣,因晋废帝被废时亦有同样天象,故此十分不安。司马昱忧愤而得病,在咸安二年七月甲寅日(372年9月7日)因病急召桓温入朝辅政。桓温数度辞让,司马昱于是在己未日(9月12日)立儿子司马昌明为太子,同日在东堂去世,享年五十三岁。
司马昱在位期间,由于桓温的威势日重,他多受桓温牵制,仅能“拱默守道而已”。
尽管政治手腕平庸,无济世大略,但司马昱善于清谈,史称“清虚寡欲,尤善玄言”,是名副其实的清谈皇帝。在他提倡下,东晋中期前玄学呈现丰饶的发展。
司马昱外表清秀俊朗,恬静豁达,但政治手腕平庸。他崇尚清谈,长期坐着的胡床上即使积了灰尘也不清理。他对政事处理较为迟缓,一些政事拖了整年才得批准。
简文顺皇后王简姬(生司马道生、司马俞生);妾室包括胡淑仪(生司马郁、司马朱生)、王淑仪(生司马天流)、李陵容(原是婢女,生晋孝武帝司马曜、司马道子、鄱阳公主)以及徐贵人(生新安公主司马道福)。儿子包括司马道生、司马俞生、司马郁、司马朱生、司马天流、司马曜(太子)、司马道子等。女儿包括鄱阳公主等。
晋简文帝司马昱是东晋时期的一位皇帝,他历经多朝,受封琅琊王、会稽王,后在桓温的拥立下登基为帝。然而,他在位期间多受桓温牵制,政治手腕平庸,最终因忧愤而崩逝。
作者:客居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