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今日立秋,立秋是晴天好还是下雨好?看民间谚语怎么说
导读:今日立秋,立秋是晴天好还是下雨好?看民间谚语是怎么说的。
据最新中央气象台预报显示:7-8日,华北、东北地区等地有中到大雨,其中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中南部、山东北部和东部、辽宁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雨。而四川盆地、江汉、江淮、江南北部、新疆等地持续高温,华北等地有阶段性高温,真是几多欢喜几多愁。
今年的立秋时间是在8月7号20点28分57秒,立秋节气来临,预示着是夏秋交节转折的开始,将有夏季气候特征逐渐转变到秋季气候特征上来。虽然我国绝大部分地区,还不至于在立秋节气来到就一步入秋,但是,立秋早晚凉,天地之间阴盛阳衰之“气”渐显,阴阳之气已开始转变,昼夜温差逐渐明显有所表现。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瑟成熟。
进入秋季,意味着降雨、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这在古人记载的立秋三候有所体现: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意思是说立秋过后,一候刮得风凉意渐浓,不再是夏季的热风,人们感到凉爽;二候因为早晚温差大,在早晨大地会有雾气的产生;三侯来到的时候,阴凉之气渐盛,是寒蝉感到秋意浓开始鸣泣之时,预示着凉爽的秋天不远了。
对于农民朋友来说,“秋”的到来,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意味着秋庄稼进入了成熟期。玉米、水稻、大豆、高粱等作物籽实进入饱满期,红薯、土豆等地下块茎作物进入膨大期。这些秋作物都进入生长关键时期,全力以赴进入到生殖生长上来,决定着秋收的好坏。
因此,在古代农业社会,立秋对农民具有重要的意义,非常被古人看重。所以,这天是晴是雨都牵动着老祖宗们的神经。今日立秋,立秋是晴天好还是下雨好?我们一起来看看老祖宗们留在民间的谚语是怎么说的:
“立秋三场雨,瘪谷变成米”
这里说的是立秋节气来临之际,正是农作物发力生长的重要时期,非常需要雨水的滋润。如果下了几场雨,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那么,谷子、高粱、稻谷等作物的籽实会更加饱满,会有一个好收成。
这也符合古人对“顺秋”的说法。在立秋节气前后,有雨降落,符合立秋节气来临的气候特征,也满足了作物的生长需求,有利于庄稼丰收。难怪古人会说,顺秋顺风顺水,是好兆头。
“立秋无雨热坏人,来了秋旱愁死人”
这里说的是,立秋节气来临之际,当地缺雨,气温飙升,非常炎热。那么,在一个夏秋交节过度时段,预兆着后期降雨少,容易出现秋旱。这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这个时候出现秋旱,往往意味着歉收,事关养家糊口,老百姓真是犯愁啊。
民间有谚:“立秋晴,一秋晴!”“立秋无雨一半收,处暑有雨也难留”,都是古人总结出立秋无雨,不利于庄稼丰收,对农业生产影响巨大。
综上所述:在古人看来,立秋节气宜雨不宜晴。当然了,放到如今来看,无论今天立秋节气当地是晴天还是雨,我们应根据当地实时的气象变化,要做到旱浇涝排,确保庄稼正常生长,旱涝保收,促进秋粮丰收才是正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