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的性侵案!女儿被糟蹋,这两个妈妈却装睡不吭声

这是两起匪夷所思的性侵案,眼看着自己同居男友性侵了女儿,却假装睡着不敢阻挠,这是多么软弱的母亲。

时间转到2014年。在福州务工的29岁女子阿欣(化名),与母亲张某及其同居男友方某暂住在一起。50多岁的方某垂涎阿欣的美色,一天夜晚不顾阿欣的反抗,性侵了她。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张某与阿欣睡在同一张床上,被惊醒后竟然不敢吭声,眼看着女儿遭性侵。

阿欣在福州一家面包店务工,阿欣的母亲张某从武夷山市到福州看病,其同居男友方某跟着一起来福州。张某与方某在阿欣位于仓山区上渡的出租屋内暂住。

方某与阿欣早就相识了,他对阿欣垂涎三尺。因为张某身体有病,方某暂住在阿欣的出租屋时多次向阿欣暗示,想跟她发生性关系,均被阿欣拒绝。

阿欣将此事告诉张某,张某没有制止方某。去年10月17日晚,阿欣带着张某离开出租屋,走到门口时碰到方某。方某不让她们离开,双方发生争吵。最终,阿欣与张某无法离开,又回到出租屋。

次日凌晨1时许,方某偷偷钻进阿欣的被窝,要求与她发生性关系。他不顾阿欣的反抗,性侵阿欣。事后,方某一直守着阿欣不让她走。由于害怕阿欣会自残与报警,方某紧紧看着阿欣,连她上厕所都跟着。当天清晨,阿欣假装恢复平静,谎称去上班,摆脱了方某。阿欣立即报警,方某当天就被抓获。

在阿欣被性侵的时候,母亲与她同睡一张床。当时她母亲已经被惊醒,可是母亲没有帮助女儿,也没有大声呼救,而是选择沉默。

事后,张某向检察官说出自己的“苦衷”。原来,方某与张某同居之后,方某经常殴打与威胁张某。张某对方某十分恐惧,又无法摆脱他的控制。据张某称,阿欣6岁时,她就成了寡妇,为了有男人照顾,她对方某言听计从。

据张某介绍,方某性侵阿欣时,阿欣一直挣扎、哭喊,她因为惧怕方某,所以不敢吭声,甚至装睡。

张某称,如果阿欣没有报警,她绝不会报警,因为她怕方某会杀死她们。

29岁女子遭母亲男友强奸,妈妈怕被揍装睡

54岁的男子李荣是江西的一名摩的司机,与王某系男女朋友关系。

2013年9月,李荣带着王某去抚州检查身体,而王某的女儿王红租住地正在医院附近,李荣和王某因此住进了王红的出租房内。

29岁的王某身材高挑,面容姣好,李荣因此便起了歹念,多次要求王红与其发生关系,但都遭到了王红的拒绝,李荣也因此对母女两拳脚相向。

由于畏惧李荣的淫威,2013年10月17日晚上,趁着李荣外出跑摩的拉客,母女两在租住房内收拾衣物准备逃离。就在这时,外出的李荣正巧回家取钱,碰见了正在收拾准备逃离的母女两,李荣当场就扇了王某一巴掌,踢了王红一脚,并将母女两推向卧室,示意她们睡觉,自己则搬了一把椅子守在卧室门口,防止母女两逃跑。

王某和王红看逃跑无望,便上床睡觉。凌晨1时左右,李荣悄悄地爬上了母女两的床,当着王某的面要求与王红发生关系,但依旧遭到了王红的拒绝,李荣便利用暴力手段强行与王红发生关系。

面对身强力壮的李荣,王红的反抗微乎其微。而面对亲生女儿的呼救与反抗,王某因为惧怕李荣再次暴力相向,选择了假装睡着,视而不见。

被侵犯后的王红一直哭,李荣因为害怕王红报警或自杀导致事情败露,便一直守着她,直到王红假借要去上班,才有机会报了警。

律师普法

上述案件明显涉及到了强奸罪,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女性被强奸后应该如何有效保留证据:

1,保留证据的几个关键点

事情发生后,无论你是否准备报案,请记住:

(1),不要洗澡,不要整理房间,不要扔东西。

(2),如果有阴道插入行为,身上有任何抓伤,组织损伤,疼痛,立刻(尽可能快)去医院,告诉医生发生了什么,他们会取样,给你做检查。首先自己身体很重要;阴道损伤是超级重要的证据;抓伤组织损伤能证明自己不是自愿的,受到了胁迫;你告诉医生发生了什么,医生会做记录,这些记录也是证据!这个后面再说。

(3),如果有任何地方(衣服、皮肤、毛巾)沾上精液,尽可能保留,必要时可以做DNA检测,干燥条件下可以保存很久。

2,针对熟人性侵犯,你该怎么办?

无论你看到他的名字或信息有多反感,都不要删除手机里的联系方式和通话通信记录。

找朋友商量对策时要谨慎,要找值得信任的人,避开和犯案者有利益关系的人。

不要贸然联系犯案者或者他的女友/伴侣。

在没有想好如何应对时,避免和犯案者对话,若犯案者主动联系你,保留证据。

3,证据还有更多形式

不只是DNA、录像才是证据。

调查时的口供或者陈述非常重要的。比如你报案说他在何时何地行凶,他被调查时很可能会否认,说他当时在别处做别的事情。虽然是原告举证,但是他的供词中难免会有漏洞。有一些证据,比如电梯内录像,交通路口摄像头,甚至路上碰见了熟人,虽然不能直接证明他行凶,但若能说明他在时间地点上说谎,这对你也非常有利。

说下流程。一旦报案,这是刑事案件,警察可能直接带人去录口供。熟人犯案者一般认定你好欺负不敢报案才盯上你,所以并无准备。他措手不及中,很可能谎说的不圆,前后矛盾,细节对不上。所以强调一下,报案之前不要走漏风声,选值得信任的朋友。事件发生时也不要说狠话,不要威胁他说自己要去报案。

自己说过的话也是证据!同时也需要承担责任。不要做虚假陈述和指控,否则自己可能会面临刑事追责。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