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毅刚
为进一步核实泰西军政联席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以及会议内容等问题,我们做了专题调查。现根据调查情况整理如下:
第一一五师直属机关、部队和六八六团于1939年3月抵达泰西,3月下句,在东平常庄由罗荣桓同志向在泰西地区的部队和地方党委负责同志传达了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的决议精神。在中央的指示精神中,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开展广泛的统一战线工作。为了尽快地开创泰西地区抗日斗争的新局面,第一一五师决定在泰西召开一次军政联席会议,拟邀请泰西国民党地方政府官员,地方实力派及友军负责人,共商协调抗日的问题,以争取更多的力量共同抗战。
当时,筹备会议的具体工作由第一一五师司令部秘书长苏孝顺(苏静)负责,师司令部、政治部的徐敏辉、张秋桥、康矛召等同志也参加了会议的筹备工作。会议以八路军东进支队司令员陈光的名义发出邀请,并印制了邀请信送达各县政府及地方友军。根据康矛召同志的回忆,邀请信的大意是:大敌当前,各抗日友军及地方政府应该同心协力密切合作,实行民主政治,共同抗日。为此,特邀请各抗日友军司令、地方政府官员前来商议团结抗战大计。
当时,第一一五师在泰西接连打了几个胜仗,声威大振。不仅对泰西广大军民是个鼓舞,对国民党地方政府及地方友军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在泰西召开一个军政联席会议具备了一定的条件。
1时间和地点。3月下旬,常庄会议结束后,罗荣桓政委去沂水县王庄向山东分局传达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在这以后,第一一五师主要活动大体是:4月3日,六八六团在肥城大董庄伏击了一股日军。4月5日,陈光代师长在东平林马庄指挥师特务营消灭了几十名日军。为避开敌人的骚扰,师部随即向东,抵肥城岈山庄。4月7日至11日,师部移驻泰安十区的大、小龙岗石,12日,移至泰安十区的中古城一带。据康矛召同志回忆,会议是在林马庄战斗(4月5日)以后举行的。我们还在肥城和东平进行了实地调查。1987年,肥城县党史征委会在孙伯乡调查时,找到了当年召开军政联席会议时,第一一五师代师长陈光等同志在孙西村居住的地方—朱甫陶家。据朱甫陶的儿子朱隆柏(今年66岁)回忆:“1939年清明节公历4月6日的前一天,东进支队来号房子,号着君家外院的东平房,在大门贴上了“东进支队”的纸条。那年我17岁,已上7年学了。剪二天早上,来了七八十个骑着马的八路军,有两个同志住我家。他们走后我听说有,个是陈光司令员。”另据孙伯乡中心小学校长(现年72岁)朱隆旺回忆:“1939年清明艿,我去汶上云尾村给外祖父上坟,在南栾村沟南路上遇见张子明在护兵护送下,骑马孙伯走去。回来听说在朱氏祠堂开了5个县游击队头头的会议。据说武希贤(武圣域)开鼎祚、白育普、张子明及肥城的高振田都来了。”另据原六支队参谋长马继孔和宁阳周俊斋部代表王君富回忆,会议是在肥城孙伯村召开韵。
根据以上调查,我们认为军政联席会议是在肥城孙西村召开无误,时间是1939年4月6日(清明节)。
2参加人员。在调查中,我们走访了许多同志,查阅了大量资料,始终没能准确认定所有参加会议人员,有关这次会议的文字资料也没有保存下来。在会议期间,第一五师司令部秘书长苏孝顺同志曾为与会人员拍了合影照片,虽然多方查找,终未见到。就我们所能掌握的材料,可以认定参加会议的人员有(仅查到的):第一一五师代师长陈光、参谋处长王秉璋、宣传部长陈明、民运部长潘振武、司令部秘书长苏孝顺、六支队司令员刘海涛、参谋长马继孔、筑先纵队司令员张维翰、泰安(西)独立团团长武圣域、宁阳独立营营长朱景璜。地方友军及国民党地方政府官员有肥城县长(兼河北民团的旅长)田家滨、宁阳县长(兼旅长)张子明、汶上县长(兼宁滋汶抗敌自卫总队司令)白育普、泰安县长王永乐、东平四区区长尹鼎祯、宁阳阎俊斋部代表王君富等。
关于会议内容,本书许多材料多有记述,在此不再赘述。泰西军政联席会议的召开,使泰西的统战工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尽管在此后的一个时期内,由于斗争形势的变化,统战工作受到一定影响,但军政联席会议在泰西抗战斗争史上的意义是应当肯定的。
作者简介:魏毅刚,中共泰安市委党史办革命设施管理办公室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