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立秋无雨是空秋”,立秋已至,这天下雨会怎样?农谚咋说。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立秋,此时南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出现了明显变化,其中华北、东北地区降雨频繁,并伴有强对流天气,多地还将出现大到暴雨现象;而南方地区则开始进入高温酷暑的鼎盛阶段,最高温突破43度,每天持续时间多达13小时,这样的热度极为罕见。
正是因为如此,立秋前后的天气变化就成了人们预测未来庄稼收成的关键因素。而民间一直有“立秋无雨是空秋”的说法,那么这句话是何意?立秋晴雨有何预兆?接下来就跟大家一起来看看立秋这天天气的讲究吧。

首先,这是源自北方地区的一句农谚,其完整的说法是“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立秋这天没有雨,那么今年的秋天将会非常干旱,农作物生长就会受到影响,很可能会出现收成不佳的情况,甚至只能达到正常收成的一半左右。这也预示着,立秋后雨水对于庄稼作物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据了解,立秋之后,庄稼作物就开始进入成熟阶段,此时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来满足生长所需的条件。尤其是立秋还处于三伏天中,此时温度较高,水分蒸发较快,因此需要一定的降雨来维持水分的供给,而如果没有降雨出现,就意味着干旱很可能要出现了,需要农民朋友及时做好灌溉准备,否则庄稼只能减产。
其次,对于这一说法而言,其实民间早已经有了很多类似的农谚,都能反映这一观点,具体如下:

其一,立秋无雨人人忧,来年蝗虫遍地卵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如果立秋这天没有雨,那么接下来的日子里人们就会担忧,害怕秋季雨水不足,农作物生长会受到影响,而且这也在强调,如果立秋没有雨,那么来年地里很可能会出现虫灾。 因为蝗虫的繁殖和生存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如果秋季干旱,就会为蝗虫提供繁殖的机会,导致地面虫卵较多,来年蝗虫灾害就会增多。
其二,立秋有雨丘丘收,立秋无雨人人忧。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立秋这天下雨,那么接下来无论何种田地,庄稼收成都会不错;而如果立秋这天没有雨,那么接下来人们就会开始担忧。因为秋后庄稼开始成熟,而成熟就需要一定的水分供给,如果长时间没有雨水的滋润,庄稼就会受到干旱的威胁,收成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其三,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立秋之后,能够出现三次及时雨,那么即使是地块较差的田地,稻谷生长也能变得饱满,最终实现丰收。这也强调了,立秋后降雨对于庄稼生长的重要影响。

看得出,“立秋无雨是空秋”,这一说法,对于北方地区而言,还是有一定道理可言的。
总之,立秋到了,对于农民朋友而言更渴望这天是个下雨天,毕竟雨水可以确保庄稼作物的正常生长,而且降水也能让闷热的三伏天变得凉爽,让人体体感变得舒服。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说的关于立秋下雨的问题了。话说,你们那边是晴是雨?你觉得农谚说的有道理吗?可以留言、评论,跟大家说说你对此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