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风向与雨势对秋季气候的影响

011. 立秋的季节交替

1.1 △ 金气与火气的转换

夏季的热烈过去, 立秋象征金气崛起与火气退场,立秋的脚步悄然来临。从这一刻起,炎热的火气逐渐退却,凉爽的金气开始崭露头角,大地上的万物也即将迎来成熟的季节。那么,立秋的天气状况,究竟是晴天更佳,还是雨天更妙?又有何说法呢?

金气, 带来凉爽,如“金风送爽”所描绘,带来清爽的凉风。自此,夜晚凉风习习,而白日炎炎,凉热交织,直至夏季余热消散。当火气褪尽,秋季的戌月来临,金气弥漫,天气转凉。因此,立秋之始,便预示着金气从夜至日的扩张,贯穿整个秋季。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枣核天”,寓意着立秋后的天气两头凉、中间热,且炎热时段逐渐缩短。

1.2 △ 立秋天气的象征意义

立秋降雨被视为丰收的吉兆。立秋,标志着金气的逐渐增强,也就是凉风的起始。然而,此刻火气尚存,金气的增长显得步履蹒跚。金气增势缓慢,意味着炎热天气将持续更久。但有了雨水的助力,金气便能迅速壮大。此时正值“秋庄稼”成熟前的关键时刻,雨水的滋润显得尤为珍贵。

若立秋之初便迎来降雨,无疑会推动金气的快速增长。金气愈盛,雨水愈丰沛。古语有云:“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棉衣”,预示着明日雨落,金气将加速壮大,未来的降雨也将更为频繁。俗话说:“立秋枣核天,一雨值千金”,意味着立秋时节,若逢降雨,其价值堪比千金。而 晴天或无雨则可能导致干旱和收成减少

1.3 △ 风向与降雨的关系

从这些谚语中不难看出, 风为降雨之兆,立秋时的风与雨,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当地面的热空气逐渐上升,周边的冷空气便随之流过来填补空缺,这一过程便产生了风。当热空气升至一定高度,便会形成积雨云,这是降雨的基础。因此,风的产生意味着空气的上升运动,而空气的上升又容易催生积雨云的形成。换句话说,风的存在为降雨提供了必要条件。不同方向的风,预示着不同方向的降雨可能性。例如,若风从北方吹来,通常预示着北方地区降雨较少;而若风自南方吹来,则可能意味着南方地区降雨稀少。

由于风从北方吹来,这表示南方的湿热空气正在上升,而北方的冷空气则填补了这一空间,进而产生了风。因此,《天镜占》中指出:“凡先风后雨为顺;先雨后风为逆。雨止而风雷不止,云雾不散者为逆。”这句话意味着, 风若从西南方吹来,带来丰收,而东北风则象征不和谐,影响秋气的平和。立秋时的西南风,被视为吉祥之兆,预示着丰收与繁荣。而相对的东北风,则被视为不和谐之象,可能影响秋气的平和。

因此,预计明日将刮起西南风,即坤风,这被视为顺风。在风水学中, 风顺往往伴随着雨顺,而雨顺则是丰收的重要基础。因此,有谚语云:“明日起坤风,遍地是粮仓”,其寓意是明日若刮西南风,预示着庄稼有望获得丰收。

举报/反馈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