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立秋将至,俗语“立秋不下雨,二十四个秋老虎”,下雨好不好?

立秋节气出现降雨或者是晴天,也有很多俗语加以描述,这也是节气带来的天气走势改变,农村有句老话叫做:立秋不下雨,二十四只秋老虎。这句老话指的是什么意思呢?

立秋不下雨,二十四个秋老虎;立秋作为节气到来,当天的天气变化对于之后的天气走势影响很大。根据农谚所描述,如果立秋节气当天没有出现降雨,或者是干打雷不下雨,那么将会出现旱情。干热的天气会持续整整二十四天。超过三十度的高温不断出现。根据现在的天气科学算法,只有连续5天的平均气温维持在22度以下才能算是秋天,所以对于这样的干热天气也被叫做“秋老虎”,对于秋老虎民间也有公老虎和母老虎之分。

传统文化认为万物皆有阴阳组合而成,所以万物都是有性别的,秋天也是一样具有性别,秋老虎的区别方式有好几种,有的是认为根据立秋的月份,也有的会根据立秋当天的日子单双数。公母的排列顺序是雄性在前,所以根据这一特征,立秋出现的月份早晚就成了区分方式,立秋的农历时间是不固定的,有的年份是发生在六月,有的年份则会出现在七月。根据早立秋为公秋的算法,发生在六月的立秋属于公老虎。

还有一种方式是按照立秋发生的日期来判断,民间认为单数为阳,双数为阴。所以立秋当天是单数还是双数,就能够知晓秋天是公是母,今年立秋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九。所以不论是从立秋的早晚,还是按照单双数计算,今年的立秋都是公秋,所以也就是公老虎,农村有句老话叫做:公秋凉爽爽,母秋热辣辣。所以今年立秋之后出现凉快天气的几率较大。那么立秋当天下雨好不好呢?会对农业生产带来是利是弊呢?按照农谚所记载的描述,立秋节气出现降雨,才是利于庄稼生长的天气。

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由于立秋还处于暑期,暑期的天气闷热难当,能够出现凉爽的天气,自然是最让人高兴的。尤其是在过去没有电商、空调的年代。凉快的天气更是可遇不可求。所以立秋后出现降雨,首先来说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降雨能够让气温出现明显的下降。天气不再那么的酷热。除了气温下降让人感到舒适欢乐之外,立秋降雨对于农田农作物生长也是极为有益的。

立秋时节不论是南方地区还是北方地区,秋粮都生长到了最后的紧要关头,在这期间是需要一定的降雨灌溉来补充水分的,降雨能够缓解秋季的旱情。而且能够起到补充水分让庄稼籽粒生长得更加饱满,从而取得丰收。所以立秋节气出现降雨,除了能够带来舒爽的天气,而且还能够起到灌溉的作用,自然是人人欢乐,对于这样的天气是莫大的欢喜。但是到了处暑的时候,如果要是出现降雨的话,不仅不会欢乐,反而会颇感忧愁,这又是为什么呢?

处暑跟立秋相差的时日不同,对于降雨的要需求也各不相同,立秋时间迫切地需要降雨来灌溉,因为这段时间是庄稼生长最后关头,而到了处暑节气的时候,庄稼已经逐渐地成熟,到了该要收获的时候,秋收秋播又要忙碌不停,处暑出现降雨,带来的潮湿天气会让成熟的庄稼发芽。而且持续的降雨也无法进行收获。根据以往天气走势,处暑出现降雨,将会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这不仅会影响到秋收,而且播种越冬庄稼的时间也会无限延迟。带来的危害是极其深远的,所以处暑下雨不是什么好事。

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时间能够出现降雨,是很有益的事情,老话叫做: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意思是立秋之后能够连续下降三场雨,那么就连原本生长不好的秕稻也能够变成米,可见秋雨对于庄稼的生长是极为有益的。老话也把立秋降雨称作: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意思是立秋出现降雨,秋季将会收获满地黄金一般的粮食。也侧面地说明了这是一个丰收的秋季。

三伏夹一秋,秋后还有一伏,白热夜里寒;这句农谚说的也是立秋之后的真实写照。立秋之后还会炎热一段时间,也就是所谓的秋后还有一伏。末伏作为三伏天最后的时间段,虽然已经属于强弓之末,但依然是威力很大的,这也就造成了白天依然酷热无比,但夜晚的时候,却会感受到丝丝的凉爽。也叫做白热夜里寒。总的来说根据农谚描述立秋节气能够出现降雨,对于生活、农业生产都是极为有利的。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