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8日3时13分迎来“立秋”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
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
“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
立秋后每降一次雨
气温就下降一次
《立秋夕》
宋·武衍

水花香弄晚风清,闲立梧桐看月生。
夜漏向深秋始觉,一天星湿露华明。
与立夏类似
并非一立秋马上就是秋天
夏未尽,秋已至
中午还热、早晚渐凉
立秋之后仍有一“伏”
人称“秋老虎”
连续5日平均气温在22℃以下才算秋天

以此来说,黑龙江8月中旬入秋
北京、天津9月初秋风送爽
江淮地区9月中下旬才是秋天
《立秋日闻蝉》
宋·杨万里

老火薰人欲破头,唤秋不到得人愁。
夜来一雨将秋至,今晚蝉声始报秋。
在古人看来,立秋有三候
一候凉风至
二候白露生
三候寒蝉鸣
凉风至
不同于暑天的热风
秋风起时有凉爽

白露生
清晨大地雾气生
露珠包裹着翠绿
寒蝉鸣
感阴而鸣的寒蝉开始鸣叫
《初秋》
唐·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大自然是最伟大的画师
初秋的五颜六色恰似山水画
如果说仲夏夜景尚需精雕细琢
那么秋天的山居图就是泼墨之作

令人喜悦的金黄是主色调
遍地斑斓正是丰收中国的色彩
《立秋》
唐·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立秋有讲究
晒秋、咬秋、贴秋瞟
晒秋
在江西安徽等地山区
利用院内屋顶晾晒农作物
把眺窗当做画板
将支架用作画笔
绘出最诗意的秋天

咬秋
立秋吃西瓜或香瓜
民间认为可预防秋痱子
刚刚过去的夏日酷热难熬
时逢立秋,将秋咬住
贴秋膘
以秤称人
将体重与立夏时做对比
以秋补夏
当天还要各种吃肉
炖肉烤肉红烧肉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立秋至秋分这段日子被称为“长夏”
润燥补肺养阴多酸是此时养生的重点
饮食以滋阴润肺为宜
适当多吃酸味果蔬

秋天的特点是“燥”
人体同样缺少水分
“朝朝盐水,晚晚蜜汤”
可以喝点蜂蜜水
注意别着凉
不熬夜,多晒太阳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古人悲秋
却也乐秋
寒蝉凄切是秋
秋高气爽也是秋
立秋十天遍地黄
正是收获的开始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时光流转
梦想的种子开始发芽
永远朝气蓬勃
始终充满热情

来源:经济日报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