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宋朝制造亡国惨祸的是金朝,一个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女真是我国北方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两汉魏晋时期被称为挹娄,南北朝时期被称为勿吉,唐朝时被称为黑水靺鞨[mòhé],辽朝时才被正式称为“女真”或“女直”(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
其民族形态基本形成的时期大约是在唐朝。

很长一段时间,女真族都生活在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之间,穴地而居,过着一种逐水草而迁徙的原始渔猎生活。
唐末五代时,契丹族崛起,并很快建立了辽政权,女真族逐渐被其控制。
辽国统治者对女真实行“分而治之”的统治政策,把女真的强宗大姓骗至辽东半岛,编入辽国户籍,进行直接统治,称为“熟女真”;未被编入户籍的女真人,称为“生女真”。
生女真继续生活在白山黑水之地,人数有十多万,共分成七十二个不相统属的部落。
到了公元11世纪,生女真中的完颜部强大起来,他们高价从邻国购进铁器,修弓箭,造器械,军势大振,后经过几代的努力经营,终于将女真各部统一起来,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军事部落联盟。
而在此时,辽国的统治却日趋腐朽,对生女真各部的压榨也更加残酷,经常派兵深入其居住地进行屠杀和掠夺。
据《辽史》记载,统和四年(986),辽圣宗派遣枢密使耶律斜轸讨伐生女真,仅这一次就俘获了十多万女真人,外加二十多万马匹和其他物品。
在疯狂掳掠的同时,历代辽统治者还逼迫生女真缴纳各种土产贡品,如北珠、貂皮、骏马、海东青等。
其中,北珠是生女真最著名的特产之一,能做装饰,又能入药或当钱花。
海东青是一种小而强健的雄鹰,善于捕捉天鹅,传说每十万只鹰才能出一只海东青,有“万鹰之神”的美誉,非常珍贵。
辽国统治者酷爱打猎,又喜欢与宋朝做贸易,所以对海东青和北珠的需求量很大,经常派兵去勒索。
而辽兵则仗着有皇帝撑腰,不仅以各种名目抢掠生女真的财物,还恣意玩弄生女真的女性,生女真人不胜其扰,又敢怒不敢言。

直到宋政和四年(1114),忍无可忍的生女真人,终于在首领阿骨打的带领下,誓师起兵,展开了对辽的反抗斗争。
阿骨打出生于女真完颜部的贵族家庭,因此又叫完颜阿骨打。
阿骨打自幼深受部落战争的熏陶和洗礼,养成了尚武精神,一天不打仗就浑身发痒。
据史料记载,阿骨打擅长骑射,有次辽国使者到完颜氏府上做客,无意中看见他嗖嗖嗖往天上射了三箭,还没等反应过来,三只鸟就啪啪啪中箭落在地上。
辽使非常惊奇,连称阿骨打是奇男子。
但一个男人光喜欢打仗不行,还得会打仗。
阿骨打在继任部落联盟首领伊始,知道与辽国的实力差距太大,就选择韬光养晦,鼓励部族成员从事农业生产,积蓄粮食,同时发展军事力量,建城堡,修戎器,练兵牧马,等等。

此外,阿骨打在与辽彻底撕破脸之前,还曾多次派人到辽国进行外交活动,暗中刺探军情。
他本人也多次朝见辽国皇帝,对其溺于游猎、怠于政事、纲纪尽废之事了如指掌。
总之是做到了百分百知己知彼。
正式起兵反抗后,阿骨打也没有被仇恨冲昏头脑。
他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屡次给辽军以出其不意的打击。
辽军习惯了宋军那种乱打一气的打法,猛然遇到阿骨打这种新型战术,犹如拳头落在棉花或石头上,要么有劲使不出,要么伤筋动骨。
女真则越战越勇,军队规模很快壮大到万人。
在女真的发展历史上,有句话流传很广,叫“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尽管有夸张成分,但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女真的战斗力非常强。
于是,随着女真与辽国力量的对比变化,拥有上万大军的阿骨打在亲信的怂恿下,决定建号称帝,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
他在诏令中说:“辽以镔铁为号,取其坚硬。然镔铁虽硬,终究会变坏。这世上唯有金不变不坏。”
因而定国号为金。阿骨打即金朝的开国皇帝,称金太祖。

金朝建立后,阿骨打稍做休整,又继续进行攻辽战争,攻下了辽国专为对付女真人而设置的重要军事据点黄龙府(今吉林农安)。
消息传来,辽国时任皇帝天祚帝大为恐慌,亲率数十万大军前去讨伐。
阿骨打没想到辽国这么快就要和自己拼命,一时不知所措,最后竟用刀划破自己的前额,仰天痛哭,要求部众将他杀了,投降契丹,换取苟生。
部众还都指望阿骨打带领他们奔小康呢,哪儿能愿意,纷纷表态,愿意与契丹决一死战。
阿骨打于是又重拾信心,率领大军迎敌。
一场死战看似无论如何都不可避免。
然而让阿骨打想不到的是,辽国已经烂到了根,也就在天祚帝摩拳擦掌,准备与他终极PK的时候,有人却想在辽国后院另起炉灶,立天祚帝的叔叔耶律淳为帝。
天祚帝得知后,无心恋战,急忙率大军从前线撤回。
阿骨打哪儿能放过这次机会,趁势奋勇追击,连战连捷,大获全胜。
金军浴血奋战,为自己赢得了生存空间,听起来挺鼓舞人心的,但其实很悲壮。
这就是世界的残酷,有些人为了生存,疲于奔命,只为有口饭吃;有些人花天酒地,却仍不满足,一有机会就在那儿可劲儿作。
所以金军打败辽军,高兴的不光是阿骨打,还有宋徽宗。

宋徽宗别看是个文人,却喜动不喜静,很有运动细胞。
《水浒传》中那个让人恨不得千刀万剐的奸臣高俅,历史上确有其人,生活中也真的是徽宗的球友。
我们都知道,爱运动的人一般都喜欢竞技类比赛,很在乎输赢。
徽宗爱踢球,陪他练的人水平再高也不敢用全力,因而徽宗的球技最多是个票友级别。
结果,踢球寻找不到竞技的快感,加之那时又没有网络游戏,于是徽宗就将目光瞄向了竞技类比赛的终极版——战争。
是的,你没看错,那个经常被拿来与李煜比较的徽宗皇帝,骨子里其实还流淌着一些战争狂人的血液。
据载,徽宗曾在一首诗中写道:“道德方今喜迭兴,万邦从化本天成。”
里里外外都很直白地透着一股好大喜功的味道,表明他不但想美化自己的江山社稷,还想播威四夷,让周边少数民族也跟着从化“圣政”。
早在崇宁二年(1103)时,徽宗就在蔡京的建议下,派童贯带兵对西夏发动一连串的战争。
童贯很有点愣头青的味道,一番胡砍乱杀,居然取得了大胜,攻占了许多地盘,逼得西夏低声下气地奉表谢罪。
这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大宋王朝自建立以来,很少这么扬眉吐气过,着实把徽宗激动了一番,差点抱住童贯亲他一脸口水。
童贯打了胜仗,得了封赏,不由得踌躇满志,飘飘然起来。
此后,童贯常年出没西北,主持该地区军事,并率兵连打几次胜仗,收复了今甘肃大片地方。
童贯俨然成为帝国名副其实的柱石。
据说,由于童贯深受徽宗倚重和欣赏,权势大炽,因此引起了蔡京的眼红和不满,两人产生龃龉[jǔyǔ],甚至一度成为政治上的死敌。
童贯当初举荐蔡京,没想到蔡京居然是个白眼狼,极为恼火,就动用一切关系和力量,将他从相位上拉了下来。
政和元年(1111),童贯正式晋升为检校太尉,获得了武官最高职位。
也是在这一年,童贯在皇帝的支持下,做了一件前无古人的大事:他以副大使的身份,代表皇帝和国家出使辽国。
目的主要是炫耀宋朝声威和窥探辽的虚实。
辽国向来没有把宋朝放在眼里,见宋朝居然派了个宦官出使,就不当回事,这让童贯非常郁闷。
不过童贯这次出访虽然没有多少人搭理他,但也收获颇丰。
他发现辽国与宋朝一样,都是外强中干,属于虚胖。
尤其是辽国统治者,皇帝朝政不修,只想着打猎,大臣文恬武嬉,只想着腐败,其阶级矛盾的严重性,和宋朝有一拼。
另外童贯还有一个重大收获,就是他在回国途中带回了一个人,这个人名叫马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