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8.19”中国医师节丨身边的榜样——孙学勇 不局限于诊断,还可以手术

今年8月19日是第七个中国医师节,主题为“崇尚人文精神,彰显医者仁心”。

医生,本是一份普通职业,但背后蕴藏着的“治病救人”使命,让他们成为“点亮生命的希望之光”,熠熠生辉。

这个医师节,记者走进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南川医院,探访那些奋战在一线的、不同科室的医务工作者。

孙学勇 不局限于诊断,还可以手术

医学影像科被称为窗口科室,是临床医生诊断病人的第一道“关卡”。孙学勇就是其中一员。

孙学勇在查看患者胸部CT

使用X射线、CT扫描、核磁共振等医学设备对患者进行影像采集,随后分析解读影像并形成书面报告,供门诊医生参考。这应该是大多数人对该科室医务人员最普遍的认知。

但孙学勇告诉记者,他们的工作内容不局限于诊断,还可以为病人手术。

他擅长头颈部疾病的CT、MRI诊断及CT引导下穿刺活检、脓肿引流、囊肿硬化及肿瘤消融等多种CT介入技术。所谓CT介入技术,通俗地讲就是医生在CT检查设备的引导下,运用一根穿刺针从患者肿瘤组织上取出活检或完成器官脓肿、囊肿等疾病的治疗。这属于微创型手术,创口只有一个针眼大小。

“没有谁比医生更希望自己的病人病情好转、恢复健康。”孙学勇说,曾经有一位腹腔巨大囊肿的患者在经过CT介入手术的治疗后,肿痛得到明显改善,病人也从夜不能寐到可以平躺入睡。彼时彼刻的他内心充实、很有成就感。

孙学勇的工作内容也会涉及到与神经内外科、ICU、呼吸内科等临床科室医生的联合会诊,提供疑难病例的风险评估和解读。在他看来,他们科室和临床科室相辅相成、互为依托,是临床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专业对病人会造成伤害,过硬的技术才能给患者带去希望。”15年的岗位工作经历,孙学勇沉浸在影像的黑白光影世界里,通过前后多次进修跟师学习,不断打磨精进医技,用实际行动诠释医学从业者“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素养和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来源丨南川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