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集成服务是一种综合性的技术服务,旨在将不同的软件系统、硬件设备和技术解决方案整合到一个统一、高效的系统架构中。这种服务基于客户的需求,通过对各种技术和资源的优化组合,实现信息的顺畅流通和资源的共享,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系统集成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硬件设备的集成、软件系统的集成、网络和安全系统的集成、数据库和应用的集成、管理和业务流程的集成等。服务的目标是实现信息的顺畅流通、资源的共享以及业务流程的优化,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挑战和提升竞争力。
从发展历程来看,系统集成服务行业在国内已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增值代理到个性化定制,再到行业服务、应用软件产品化,以及当前的多平台应用和服务创新等多个阶段。
系统集成服务行业产业链全景
上游主要包括基础软件和硬件的开发,如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以及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硬件的开发。此外,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化开发各种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嵌入式软件等也是上游的重要任务。同时,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的开发也在上游环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下游则主要是政府机构、企业用户、金融机构、教育机构以及其他行业用户。这些用户通过使用上游提供的软件和硬件设备,结合系统集成服务,实现信息技术的高效应用。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系统集成服务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显示:
系统集成服务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信息化投入的逐年增加,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已发展成为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稳步向好。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3.5万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08,126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6.5个百分点。
从细分领域来看,2022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中占比最高的是信息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收入较快增长。2022年,信息技术服务收入70,128亿元,同比增长11.7%,高出全行业整体水平0.5个百分点,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64.9%。
系统集成服务行业未来市场展望2024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阶段,由廉价劳动力为主的生产加工模式,向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的生产和服务模式转变,其中信息技术产业是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支柱和先导,是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的核心;而软件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软件行业的逐渐成熟,软件及IT服务收入将持续提高,发展空间广阔。近年来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我国企业用户的IT需求已从基于信息系统的基础构建应用转变成基于自身业务发展构建应用,需求呈现出定制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趋势。
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智慧城市、制造业信息化等需求的推动,系统集成服务行业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围绕软件产业链,重点从三方面发力:一是稳固上游,夯实开发环境、工具等产业链上游基础软件实力;二是攻坚中游,提升工业软件、应用软件、平台软件、嵌入式软件等产业链中游的软件水平;三是做优下游,增加产业链下游信息技术服务产品供给。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报告准确把握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规避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系统集成服务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